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工作总结

索 引 号:11640100010066679T/2024-00013 发布日期:2024-04-17
发布机构: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责任部门: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名 称:关于报送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关于报送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政府办公室:

按照贵办要求,现将《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工作总结2024年工作计划》呈报,请审阅。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20231226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银川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盯都五基地建设目标,坚持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四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发扬四千精神,积极招引产业项目落地、稳步推进机制改革创新、不断优化要素供给保障、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着力构建以“三新”产业为引领的“3+2”现代化产业体系,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预计完成四上企业营业收入1100亿元,突破千亿大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800亿元,同比增长10%,工业增加值增速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左右。荣获自治区“绿电园区”试点、“国家级水效领跑者园区”称号,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日益强劲。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引领效应凸显新材料领域:紧紧围绕“中国新硅都”建设目标,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推动产业“链式”突破、“群式”提升,纵向延链和横向配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在光伏材料、半导体、工业蓝宝石三个领域,向上游延伸落地了高纯石英材料、硅芯、进口氮化铝粉加工等产业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向下游延伸落地了切磨抛、大尺寸硅部件、切片、光伏电池、碳化硅三代半导体等一批产业项目,横向配套补齐了炭炭、坩埚、串焊机扩产、支架等项目,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单晶硅棒和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形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光伏材料生产基地。隆基硅、中环光伏、天通银厦蒙牛特仑苏4家企业获批银川市“链主”企业;隆基光伏、天通银厦、共享装备股份公司3家企业获批自治区链主企业,产集群化和全产业链发展成效显著,中国名片更加亮丽装备制造领域:坚持创新驱动,瞄准新能源装备领域,抢抓海上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配套装备、能源开发利用装备和智能制造与铸造装备,引进实施威力风电增速器、舍弗勒汽车轴承、美顿绿色包装、乔锋数控机床、联创5G智慧电动城市、伏栖厨余智能设备等项目,重点领域协作配套水平加速向中高端迈进。大健康领域:紧扣需求关切,推动快消食品、奶制品、枸杞深加工、医用新材料、中药制品等细分领域的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攀升,引进实施中启源细胞与医学生物大数据产业项目,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发展动能不断增强算力、数字经济领域:抢抓“东数西算”机遇,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融合化、品牌化,不断完善人工智能服务器、存储器等算力硬件设备,培育数据标注、算法训练等产教研融合业态,引进京洲集团数字加速器、美团智慧交通、中电算力、中移建设等一批数字应用创新、大数据应用分析、人工智能等场景企业,累计培育国家、自治区级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各类试点示范项目120余个,聚集数字企业500余家,预计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态势日益强劲现代物流领域:抢抓“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机遇,依托银川-天津港“一单制”多式联运东向班列,不断丰富出海线路、提升运量和运力,已实现对越南、韩国、日本、泰国、印度、阿联酋等12个国家50多个港口城市的覆盖。银川已成为运营较为成功的内陆无水港,成为宁夏及周边地区产品出海的主通道,预计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亿元,税收4926万元。

(二)招商靶向发力,延链补链更趋精准对标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和银川市“三新”产业,树牢“链式”招商思维,制定“3+2”主导产业重点项目、头部企业、核心技术“三张清单”,绘就产业、技术、人才、装备“四个图谱”,坚持领导带队招商、小分队招商、专题招商,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全年累计外出招商19次、考察重点企业60余家,成功举办半导体峰会、算力大会、光伏大会、装备制造业论坛、上海浙江商会银川行等重要活动,邀请知名学者商协会和领军企业家千余人来银共谋发展,截至9月底,累计引进项目19个,协议总投资172.05亿元,招商引资入库项目51,实际到位资金99.97亿元。储备了联东U谷银川智能智造、宁波旭升储能电池、光伏支架生产配套等19个成熟度高、产业关联度强的的重点项目,构建了“谋划储备一批、招引落地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的循环工作格局。预计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0亿元,同比增长8.1%

(三)项目加速集聚,发展动能强劲有力。以开展项目“五比”和“扩大有效投资巩固提升年”活动为抓手,高标准谋划引进项目,制定《2023年经开区领导包抓服务重点项目工作推进表》,持续深化包抓机制,全力做好项目审批、要素供给、生产流通保障服务,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TCL中环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项目、龙祥新能源年产80万吨光伏支架生产项目、晶钰年产10000万千米金刚线项目、舍弗勒新能源汽车高端轴承制造项目等10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年内贡献产值350亿元以上。大尺寸石英坩埚、碳纤维复合材料、蓝宝石切磨抛、大尺寸硅部件、隆基5GW高效电池等新建项目如期投产,新增产值50亿元。全面落实“自治区外资三倍外贸五年倍增”计划,制定外贸企业“一企一计划”,建立“一企一策”台账。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8亿元,同比增长17%,新增外贸企业12家,外资外贸增量获得新提升。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创新活力迸发。持续夯实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37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54家,首批自治区瞪羚企业3家,申报科技计划项目74项、科研基础能力建设项目3个、科技金融补助项目40个,共享智能装备、银利电气等24家企业27个创新产品被认定为银川市首批科技创新产品(占全市73%)。园区科技创新实现双提升,为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市”提供了有力支撑成功培育银川威力传动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904)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国内民营风电减速器第一股;成功培育巨能机器人公司(股票代码:871478)在北交所发行上市,成为全面注册制改革后宁夏首家上市企业和北交所“智能工厂制造”的第一股,盾源聚芯、康亚药业经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申请材料并进行公布,沃福百瑞、宁夏交通2家企业成功报辅

()突出集约节约,绿色发展特征明显。坚决落实“双碳双控”目标,以纳入自治区“绿电园区”试点单位为契机,持续夯实“绿电园区”建设基础,全年绿色电力消纳比例达28%,部分企业达50%。力争2025年新能源总建设规模累计达150万千瓦、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例超30%,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0万吨,可建设光伏电站规模达1.5GW突出绿色低碳发展要求,严把项目能耗关口,新引进的项目能耗水平全部低于全区和全市水平,控制在1.66吨标准煤/万元以内,特别是环欧、晶环等重点项目能耗降至0.6吨标准煤/万元。目前,整个园区能耗水平为0.84吨标准煤/万元,约为全市的一半、全区的1/7

(六)强服务解难题,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持顶格服务、顶真支持、顶诚护航,进一步优化流程,压缩时限,新办企业20分钟领取营业执照,3小时全流程办结,延时服务在全市通报表扬。开辟“优秀企业家绿色通道”,设置“跨省通办”专窗,打造“经心办”政务服务新品牌,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一体化通办”机制,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容缺+承诺”“多评合一”“区域评”“五方联合验收”,精减报建审批环节、时间和材料,全力保障项目建设零障碍、快推进出台《银川经开区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兴市战略建设银川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城核心区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办法,累计兑现各类人才专项资金2600余万元。及时深入解读并宣贯中央、区、市支持工业发展有关政策措施,全年共组织企业申报自治区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领先示范企业等近20类,争取各级各类资金近2亿元。

()持续整合融合,深化改革收获成效。落实区市园区体制机制改革部署,推进完成公铁物流园整合工作,承接下放行政审批权限51项,基本实现“企业事情园区办”。深入实施“管委会+公司”模式,研究制定《银川经开区员额制人员管理办法》,探索实行“编制+员额”的人员管理模式,建立以员额总控和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员管理制度,不断充实机关人才队伍、激发干事创业动能;出台《经开区直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选聘和管理办法》《经开区管委会直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经开区直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逐步将招商引资、资本运作、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运营等职能交由经开集团承担,努力为全市乃至全区园区改革作出示范。  

(八)突出本质安全,园区生产平稳有序。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和银川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制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方案》,联合第三方服务专家检查企业1267家,排查安全隐患6255条,其中,98条重大隐患全部完成整改,6157条一般隐患,已整改5830条,其余隐患正在有序整改。紧盯国务院安全检查组、区市四防督察暗访反馈问题,开展督导复查,确保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共收到督察暗访反馈问题201项,其中197项已完成整改。持续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已完成标准化达标评审企业15家(二级1家,三级14家)。

(八)坚持党建引领,以学促干强化担当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工委+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委+党建指导站(员)+基层党组织”上下联动、政企协调的优势力量,实行分片区网格化联建共建,构建“党建+项目链、创新链、服务链”的协同发力格局。园区现有基层党组织196个、党员2672名,2022年度模范机关创建达标率100%,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93.3%。各类人才加速汇聚,产业人才突破8万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比25%以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高附加值的下游产业培育才刚刚起步,还需要做大做强。二是产业基金规模偏小,光伏等新材料行业技术门槛高、设备投入大,产业基金规模有限,无法满足企业诉求,直接影响了重大项目洽谈落地三是可支配财力有限。受留抵退税影响,财政收入下滑,政策集中兑现压力大对此,我们将正视差距不足,切实加以解决,在经开区补短板、强弱项、破难题上持续发力。

三、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银川经开区抢抓重大机遇、厚植发展优势、全力冲刺千亿园区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区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扣打造千亿园区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全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改革创新,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努力先行区示范市创新发展引领市建设作出“经开贡献”。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抓产业、提质效。围绕“两都五基地”建设目标,重点做大单晶、切片、电池产业,完善逆变器、光伏玻璃、金刚线等配套产业;培育壮大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大尺寸晶圆,完善芯片刻蚀硅部件等配套产业;加快延伸蓝宝石切磨抛高附加值产业,拓展消费电子应用产业,力争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700亿元以上。聚焦高端轴承、数控机床、新能源装备等产业链重要环节,引进前后端耦合的关联项目,力争高端装备制造产值突破200亿元。聚焦枸杞深加工、乳制品、医疗器械等领域,力争大健康产值突破100亿元;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锚定发展算力产业新赛道,紧扣建设“一核一区一链一基地”(数字经济总部发展核心区、人工智能先导区、算力产业链、信创基地)目标,加快推进北京算能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器生产及AIGC产业园、中科院计算所西部研究院宁夏分院、同泰怡5万台人工智能服务器研发等重点项目落地,着力形成算力设施、数据开发、场景应用等数字产业聚集新优势,为打造中国“算力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二)持续抓项目、夯基础。坚持错位发展、协同共进,依托高交会、进博会、厦洽会、西博会等展会平台,积极举办投资、经贸、产业合作推介活动,提升银川经开区知名度、美誉度和行业影响力。持续紧盯3+2”主导产业国内链主企业,围绕江浙沪、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积极谋划开展“一把手”招商、小分队招商,深度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持续储备并引进一批效益好、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密切跟踪同泰怡人工智能服务器算能服务器中科智算研究院、天津威科钢铁、天津佰亿铝业等在谈企业,重点跟进浙江金沃、乔锋智能装备等已落地企业再投资,努力实施一批优结构、促转型项目,培育壮大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0%以上。

(三)持续抓创新、增动能。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辅导企业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率。力争全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00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0家,同比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80%以上。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建设国家及自治区级以上研发创新平台160个,同比增长10%以上。大力开展“揭榜挂帅”,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3.5%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7件,努力在“创新发展引领市”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

(四)持续抓节能、促发展。狠抓环境综合治理、深度节水控水、源头减排降碳工作,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监测和节能诊断工作,加快推进“绿电园区”建设,力争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以上,绿电消纳比例达到28%以上“十四五”期间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例超过30%。依托数字经济产业园,充分发挥中电算力信创基地带动作用,力争全年软件梯队企业达到5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达25家、智能工厂及数字化车间达25家、新增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大数据与软件发展项目15个。深化土地权改革,采取多渠道处置批而未供土地面积1000亩,盘活处置闲置低效企业用地600亩;力争实现工业用地100% “标准地”供地。

(五)持续抓外贸、增总量。持续跟进锦江氧化铝项目境外贷款,力争年内开工建设。重点聚焦公铁物流园、数字产业园、九鼎物流等平台和企业,进一步盘活“零出口实绩”外贸企业,加快拓展进出口业务、充分归集进出口数据,制定“一对一”服务台账,做到海关数据应统尽统,力争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突50亿元,占银川市比重超25%

(六)持续抓环境、优服务。按照“抓两头、活中间、一体四分”要求,全面推进园区改革。加强国有企业监管,依法依规开展国有资产处置等工作。一体化推进公铁物流园产业融合、规划调整等工作,积极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枢纽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有效降低园区物流成本。积极推行网办模式、“并联审批”“容缺+承诺”“多评合一”“区域评”“五方联合验收”,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精减项目报建环节。打造经开区“经心办”服务品牌,力争全年新设立登记企业1000家以上,办件量突破8万件,行政许可上报率、合规率、及时率均达到100%

(七)持续抓安全、保稳定。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劲头不松,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推行网格化监管、专家式诊断、销号式整改全面推进标准化对标对表创建工程,加强128家重点企业全员岗位培训,及时开展回头看,确保安全隐患一个不漏、一个不留,推动园区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