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工作总结

索 引 号:640100-119/2018-04161 发布日期:2018-01-21
发布机构: 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文广局
名 称:关于印发《2018年银川市文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于印发《2018年银川市文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文广(文体)旅游局,局属各单位:

《2018年银川市文化工作要点》经银川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党委会议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银川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

                         2018年1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18年银川市文化工作要点

2018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按照国家文化部、自治区文化厅、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全市文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银川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首府标准,紧紧围绕“绿色、高端、和谐、宜居”发展理念,抓实“五个推进”、突出“八项重点”、实施“三大工程”,奋力开创新时代文化工作新气象,将银川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城市。

一、坚持创新驱动,扎实做好“五个推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一)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行动

1.提升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水平。加强统筹整合,按照“8个有”标准,完成第二批30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建设20个示范性农民文化大院。全面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标准化建设,实施乡村大舞台建设工程,适时召开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推进会。

2.实施“一村一品”创建工程。指导各乡镇村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以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传统民俗为主要内容,开展特色文化项目创建活动,努力实现一乡镇一支特色农民艺术团、一村一支特色文化活动队、一个特色文化活动品牌。积极推进村史馆建设。

3.实施千名乡土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千名乡土文化人才库”,加大定向定点分级培训,完善培训计划和机制。组织100名专业文化干部建立村级联系点、50家城市文艺院团与农村团队结对子,形成城乡人才联动帮扶机制。落实一村一名文化专管员、一名文化辅导员、一名文化带头人制度。

4.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采取“菜单式、订单式、流动式”服务模式,深入推进“四送六进·文化惠民”工程,完成送戏下乡1000场,广场文艺演出1000场,公益电影放映8000场。推行综合性、一站式服务,举办“美丽乡村·文化大集”100场、“好戏连台·一元剧场”30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5.打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精心举办农民艺术节、民间技艺大赛、移民村妇女非遗技艺培训班、乡村读书节、乡镇文艺汇演、农民文化大院技能展示、乡村大舞台等面向农村地区的大型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性的农村文化服务品牌。

(二)深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振兴行动

6.扎实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开办传统文化大讲堂,举办专题报告讲座20场。举办戏曲、舞蹈、国画、书法、花儿、民歌、剪纸、雕刻等传统艺术普及班50期。依托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举办以“爱我中华,爱我家乡”为主题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展演活动,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家乡故事。办好第三届戏曲票友擂台赛、秦腔艺术节、首届银川百姓书法、绘画、手工艺大赛等活动。

7.扎实开展“书香银川•全民阅读”工程。继续推进城市阅读岛、图书流动服务点、社区阅读中心、农家书屋建设,拓展公共阅读空间。鼓励组建朗读协会、读书会等民间阅读组织。组织好世界读书日、银川读书日、百姓讲堂、盲人助读、共享读书乐等系列活动,办好乡村读书节、新年读书节、经典诵读、读者沙龙、全城微阅读等活动。

8.扎实开展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工程。组织传统文化名家、民间工艺大师、戏曲表演艺术家进校园开展传统文化讲座、戏曲知识传授、经典戏曲展演等活动100场。举办寒、暑期少儿传统艺术培训班各10期,打造10个校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聘任100名传统文化专家和骨干担任学校传统文化辅导员。办好第四届银川少儿文化艺术节。

9.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完成银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心建设,推进非遗电商平台建设。利用新媒介、数据库等技术,推进非遗数字化保护和传播。完善非遗名录,加强和改进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健全非遗传承基地、传习点管理机制。举办专题非遗培训班4期。办好第四届西北地区非遗博览会、首届传统工艺与非遗技艺大赛、非遗大集等活动。

10.加强文物保护与利用。制定《银川市文物保护管理规划》。实施长城资源保护工程,坚持长城保护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项目,深入挖掘各级文保单位文化内涵,推动对外开放文保单位解说词全覆盖。编写《银川文物故事》系列丛书,推进宁夏满族历史文化展陈工作。办好精品馆藏文物展览、贺兰山岩画拓片交流巡展活动。

(三)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

11.不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改革创新。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年活动。深化市图书馆、西夏区文化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图书馆、贺兰县图书馆和文化馆总分馆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规程和制度,健全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12.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积极推进市图书馆、文化艺术馆数字文化体验中心建设。加强银川市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管理运行,开发移动客户端。加强数字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积极发挥市民学习空间、空中讲堂等数字化服务平台作用。推进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文化服务方式融合,拓展数字化传播路径。

1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和反馈机制,采取座谈会、公开征集、微信平台、第三方等方式疏通文化民意表达通道。大力推行“你点单,我送戏”、“你买书,我买单”等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加强城乡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加大“下沉式”、“联动式”服务力度,以提补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为重点,建立多元化调配体系,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共享,让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

14.全面推行星级化管理。进一步细化量化各级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农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制定星级化管理细则和评定考核办法,建立各级馆、站、点服务运行第三方随机监测通报制度。加强群众满意度监测和结果运用,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重点,全面提升各级公共文化机构标准化服务水平。

15.打造银川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以弘扬时代主旋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彰显地域民族文化特色为主线,着力打造“唱响银川”、“舞动银川”、“戏剧银川”、“艺韵银川”、“书香银川”特色文化品牌。重点办好黄河文化艺术节、贺兰山文化艺术节、国际青年戏剧节、全区社火巡演、百姓春晚、社区文化节、全民阅读、广场民族健身舞大赛、全区群众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提升银川文化影响力。

16.深化“文化志愿·温暖银川”行动。建立健全文化志愿服务网络平台和管理机制,做好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等工作。建立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依托各级馆站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温暖银川”行动,发挥好百名文化专家、百名文化辅导员志愿服务团队作用,定期深入基层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好“大地情深国家院团基层行”、“春雨工程”等活动。

(四)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17.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出台《银川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制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相关配套政策,召开全市文化产业推进会,全面部署动员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抓好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文化企业服务力度,着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支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组织指导IBI育成中心争创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实施银川市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文化龙头骨干企业、特色小微文化企业创建培育工程。

18.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启动银川市文化产业智库建设。做好文化建设项目征集储备工作,丰富文化产业项目库。积极参与开展各类项目推介、洽谈、引资活动,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银川文投公司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和投融资平台建设,探索推进中小微文化企业小贷担保中心建设。

19.加快传统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技术、新材料、数字技术与传统演艺、工艺美术、休闲娱乐、印刷出版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高新科技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应用。鼓励各类文化企业,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创意提升文化项目内涵。鼓励文博机构、非遗项目与各类市场主体对接,支持文化创意衍生产品和地方特色文创产品开发。

20.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支持发展数字创意设计、互联网影视、数字出版、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电竞、动漫游戏、绿色印刷、文化电商等新兴业态项目。积极推进互联网影视产业园、特效影视拍摄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发展“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推动文化与工业、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21.着力创建文化消费示范城市。积极引导文化消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文化惠民补贴、培育孵化消费品牌、开展文化消费季、举办文化节庆活动等措施,丰富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培育市民文化消费习惯和新的消费热点,抓好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开发文化消费服务平台和文化消费信息数据库平台,加强文化消费监测分析,完善文化消费综合信息服务。

(五)深入推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22.提升文化市场监管水平。落实《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推行文化市场红名单制度,完善文化市场信用信息数据库,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监管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加强查办演出市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艺术品市场等领域重大案件,严查文化市场禁止内容。健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随机抽查事项达到文化市场监管执法事项的100%。加强文化市场安全生产检查管理,确保文化市场全年无安全事故。

23.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依托“清源”、“净网”、“护苗”、“固边”、“秋风”五大专项行动,加大对非法违禁出版物及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案件查办,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查办一批大案要案。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打造“扫黄打非”教育基地,依托基层工作站广泛开展宣传、巡查、监督等日常基础工作。

24.推动文化经营场所转型升级。以乡镇村上网服务场所为重点,引导上网服务场所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广泛开展环境服务分级评定,加强分级评定结果应用。推动娱乐行业转型升级,制定“阳光娱乐”行动计划方案,建设示范场所,开展阳光娱乐、文化惠民等活动。加强对点播影院、互联网直播公司等新兴业态的监管与指导,开展现场观摩、交流培训、宣传推广等活动。

25.加大版权保护管理力度。继续推进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软件正版化,建立健全正版软件资产管理长效机制。完善版权管理保护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剑网”版权保护专项行动,开通版权维护绿色通道。大力宣传版权知识,提升公众保护版权的意识。推进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创建工作,形成尊重版权、尊重正版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坚持项目带动,突出抓好“八项重点”,打造现代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

26.开展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以“中国梦•宁夏情”为主题,组织创排《不到长城非好汉》等一批精品文艺力作,组织好喜迎60大庆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文化氛围。

27.打造现代都市银川演艺中心。积极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场团合一、创作生产与市场销售为一体的演艺产品经营机制。加强与各地演艺院线、经纪公司合作,组建演艺联盟,构建演艺市场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旅游演艺市场,优化演艺中心附属设施产业项目业态布局,打造银川现代化、国际化的文化演艺娱乐空间。

28.打造国际化银川版画创研中心。加快推进银川版画创研中心投入运营,开展版画及其衍生艺术品创作、交流、收藏、展示展览等业务。拓展版画技术培训、版画制作体验、版画及艺术品线上线下交易等业务。举办中国雕刻·雕刻中国—2018国际版画作品双年展、第二届当代中国经典版画作品年度展、桃花盛开—首届(青年)版画邀请展等展览活动。

29.打造30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按照《银川市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目标要求,采取“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健全机制、加强管理”等措施,确保完成30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其中,兴庆区4个、金凤区3个、西夏区3个、贺兰县7个、永宁县7个、灵武市6个。

30.实施广场民族健身舞创作与推广示范项目。制定《广场民族健身舞创作与推广工程实施方案》,成立广场民族健身舞团体协会,进一步创新完善广场民族健身舞创作与推广机制,加强规范化管理。加强广场民族健身舞骨干培训,举办广场民族健身舞创作推广成果展示、大赛等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和普及度。

31.举办第二届中国银川文化艺术创意节、互联网电影节。超前谋划、精心筹备,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办好第二届中国银川文化艺术创意节和互联网电影节,注重创意设计成果转化,搭建影视动漫合作平台,推动创意设计和影视动漫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32.举办贺兰山文化艺术节。以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毗邻省区文化合作为宗旨,打造银川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33.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美丽乡村·文化大集”100场。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繁荣乡村文化,依托农贸集市、冬季农闲、乡土文化资源,采取综合式、一站式服务模式,开展送法律、送卫生、送科技、送文化下乡,举办趣味游艺、农民才艺大赛、戏曲展演和非遗民俗展示等系列文化活动,打造乡村文化大集品牌。 

三、坚持文化引领,全面实施“三大工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新期待

(一)实施精品创作工程

34.开展“十个一”文化精品创作推广活动。建立专项艺术资金,组织开展“一部好舞台剧、一台好戏曲、一部好电影、一部好电视剧、一首好歌曲、一台好儿童剧、一部好的曲艺杂技作品、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本好图书、一个好剧本”的“十个一”文化作品征集评选、创排孵化及宣传推广活动,坚持打造一批银川文艺精品,以优秀的作品引领人、感染人、鼓舞人,进一步提升银川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35.扶持重点优秀文艺作品创作。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重点支持创排旅游精品剧《月上贺兰·家园》、红色文化主题舞剧《不到长城非好汉》、旅游杂技剧《岩石上的太阳》,精心创编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鼓励群众文艺创作,大力扶持回族舞蹈、花儿戏曲、农民书画、小戏小品、民族器乐、非遗展演等民间传统艺术,建立优秀文艺创作扶持孵化机制。

36.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加快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加大与国内外文化输出中介机构的联系和合作,积极组织《月上贺兰》赴德国参与“欢乐春节”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扩大我市优秀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影响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精品力作,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加强与毗邻地区和少数民族省区在人才培养、产业项目、文化交流等方面合作。

(二)实施人才引领工程

37.加大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面向区内外,依托重大文化产业和重点文艺创作项目,采取文化名家工作室、岗位聘用、客座邀请、兼职服务、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引进一批文化企业经营管理、艺术创作、编剧导演等高层次、领军性文化人才。建立银川文化专家人才库。

38.加强紧缺人才孵化培养。按照“引进来,走出去”的思路,采取委培、挂职、研修等方式,加强与区内外高校、专业机构的合作,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建立3—5个文化创意、影视制作等人才培养孵化基地。

39.加强基层文化骨干培养。制定年度基层文化人才培训计划,加大分级培训力度,文化事业单位在职员工参加业务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0天,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加强民间文艺骨干培训,市级举办各类培训班不少于100个班次,培训5000人次,县级不少于20个班次,培训2000人次。

(三)实施文化先锋工程

40.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穿始终,制定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坚持党委中心组和干部学习制度,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十九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学习遵守党章等“十个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红船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加强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进一步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41.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局党委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提高班子成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党的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全面实施班子成员抓业务、抓安全、抓党建与抓廉政“一岗四责”制度,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会议议事规则,全面提升领导班子领导能力与民主科学决策水平。严格党员干部队伍管理,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加强党员干部纪律作风建设,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

42.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继续深化“文化先锋”、“牵手共建”工程,大力开展“两学一做”、创先争优、评星定级等活动,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发挥党组织文化引领示范作用。健全党组织换届、党员发展、党费收缴等管理制度。加强协会、社团等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好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建设。

43.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深入开展“学、查、改”,不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成果,强化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洁纪律。深入开展党纪党规系列教育活动,加强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加大责任考核、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和制度防线。持续深化“四风”整治,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