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部门文件

索 引 号:640100-132/2017-64853 效力状态:有效
发布机构: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成文日期:2017-12-04
责任部门: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发布日期:2017-12-04
名 称: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报送《2017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报送《2017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市政府办公厅:

按照自治区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安排的函》(宁协调办函〔2017〕6号)要求,我局对照《自治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对今年的改革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018年工作思路,现将《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2017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安排》随文上报,请审阅。                 

                                                        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2017年12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李佳,5555723) 


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2017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安排


2017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绿色、高端、和谐、宜居”城市发展理念,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为抓手,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简政放权,着力打造优质政务服务环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加快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现将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17年工作基本情况

随着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红利的逐步释放,我市行政审批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审批时限提速88%。1-11月全市新设立企业达到1.6万家,注册资本1634.54亿元,分别比2016年同期增长13.41%、3.89%,方便了企业和公众办事创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先后荣获“中国互联网+”十佳优秀案例、“中国政务服务突出贡献奖”、全国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例综合优秀奖等荣誉。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顶层设计,再创行政审批改革新局面。面对深化“放管服”改革任务和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的工作要求,市审批局坚定将银川市打造成为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旗帜的目标,积极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请市委、市政府下发了《银川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意见》(银党办〔2017〕61号),提出20条具体改革举措,对推进网上审批、电子证照、审管互动、信息互通、服务延伸,建立全方位监管体系、完善公共信用体系、行政审批标准体系,强化流程再造、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等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加速推进全国一流的行政审批服务环境建设。提请市政府建立推进“放管服”改革例会机制,以15天为周期,由常务副市长召集深化“放管服”改革相关责任单位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放管服”改革中存在问题和推进措施,形成部门合力,解决一批“瓶颈”问题,全力保障改革向纵深推进。

(二)重塑审批流程,发挥相对集中体制新优势。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设立,促进行政许可权从“平台聚合”到“实体承办”、从“局部程序集中”到“全面权责集中”、从“物理平移”到“结构重塑”的全面提升。今年,在认真总结我局成立三年以来的运行情况,坚持便民利企精简高效、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目标控制应转尽转、智慧政务精准服务的四大原则,彻底梳理审批事项,将所有事项全部归零、重新归类,重塑审批全流程。提出“113040”工作目标“企业1个小时内取得营业执照、1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30个工作日内办理工业项目施工许可、40个工作日内办理一般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全面启动两个大厅(商事登记服务大厅、投资项目服务大厅)建设,将银川市打造成行政审批申报材料最少、办事流程最优、办理用时最短、营商环境最佳的城市。

(三)拓宽办事渠道,引领“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建设网上市民大厅,推动实体大厅与网上大厅深度融合。将实体大厅“搬”到网上,设置“政务公开”、“网上办事”、“中介超市”、“便民服务”、“政民互动”五大功能模块,汇集51个进驻部门(窗口)的1000余项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及微信、微博账号,提供网上查询、预约、申办功能,网上审批事项404项,占全部事项的81%。开发“移动审批APP”“微大厅”。“手机APP”已实现网上办事、中介服务、政务公开、政民互动等功能;“微大厅”实现信息发布、网上预约、事项查询以及咨询、投诉、建议、表扬功能,支持查看个人办理事项及证照库,“口袋版市民大厅”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上线“证照云”平台先后分两批推出36个证照实行电子化,“云证照”占全部核发证照的50%,初步建立了证照互认、共享、通用机制和全流程无纸化审批应用模式,加快形成“办证不出证、数据来验证”的电子政务新机制。 

(四)部门协同联动,打造社会治理新体系。加强行政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有效衔接,构建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联动响应工作机制,在“审管分离”的模式下实现审批与监管的无缝对接,打造了分工明确、沟通顺畅、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新体系。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谁行权、谁担责”的原则,制订了《银川市审批监管协同联动工作管理办法》,强化了责任追究和监督检查,构建了双向告知机制,将信息共享、审管联动、司法协助等方面的制度措施有机贯通。推行政务服务失信“黑名单”管理,制订了《银川市政务服务系统失信“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对未依法申办和开展经营的主体列入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营造了“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处处受限”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

1.相对集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仍需深入推进。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先易后难的方式进行,根据《权力清单》,全市共有行政审批职权106项,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陆续划转行使了66项,仍有部分行政审批事项由各主管部门实施,继续分散在各部门、各处办理的事项,有的互为前置、互为牵制,办事群众多头跑、来回跑、反复跑、办理过程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长期存在,使改革成效大打折扣,也影响了改革目标的实现。

2.信息化建设推进情况与改革需求不相匹配。既懂审批又懂研发的专业人员匮乏,实用性很强的改革思路不能很好地、及时地转化为创新成果,技术人员与技术资源不能支持改革进度。市级行政审批服务平台与自治区“政务云”不协同,与各县(市)区审批网站也不能实现“联办”,数据隔断影响了“银川模式”的进一步推广。 

3.现行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制约创新发展。部分上位法已进行修改或废止,但个别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未能同步修订,同时部分地方性法规规章因制定时间较长,已经与现实和改革要求不符但一直未能修订,制约了创新发展。根据以前“谁审批谁监管,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导致了“审批就是监管”、“重审批轻监管”的审批方式,这个惯性三年来虽有所改变,但搭车审批、审管混淆、以审代管、部门推诿扯皮的现象仍然存在。 

四、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按照“绿色、高端、和谐、宜居”城市发展理念,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加快构建“不见面”审批模式,努力在加强最优制度供给、营造最佳营商环境,释放最大改革红利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开创我市“放管服”改革新局面。 

1.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强公众获得感的要求,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深度整合、流程重塑。打破原有按发改、住建、民政、卫生、工商、食药等部门设置窗口的老套路,按照办成一件事的新思路重新设置处室、窗口,通过信息共享、流水作业,实现一套材料可同时办理多项许可的“一对多”“点对面”办理。积极推行“多评合一”、“多图联审”、“电子图审”、“多验合一”等新举措,建立投资项目审批整体、联动、高效新模式。 

2.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继续推动实体大厅与网上市民大厅深度融合,优化、升级网站、系统,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全程电子化、网上办、不见面,做到“网上办事是常态,网下办事成例外”。完善“移动审批APP”,汇集医疗、教育、旅游、交通等多种便民服务类事项,为用户同步建设个人“云端信息库”,将APP打造为“丝路明珠 魅力银川”新名片。 

3.加快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推行审批事项管理、审批流程管理标、审批服务标准化及监督检查评价、受理场所规范化,建成涵盖行政审批“全事项、全过程、各环节”的标准化体系,约束行政权力,规范自由裁量权,推进审批可预期、可操作、可验证、可考核、可见度。按照国标委《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细则(试行)》的要求,完成银川市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的研究和制定,形成“一切工作有标准、一切标准有程序、一切程序有监督、一切监督有公开”可复制、可推广的行政审批标准化“银川模式”。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