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其他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委办公室>市委(办)文件

索 引 号:640100-000/2017-01577 效力状态:有效
发布机构:银川市委办公室 成文日期:2017-02-27
责任部门:市委政策研究室 发布日期:2017-02-27
名 称:中共银川市委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全面提升“三农”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

中共银川市委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全面提升“三农”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工作的主线。2017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宜居宜业目标,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为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一、着力发展“三精”农业,加快农业提质增效 

  1、做精做优“1+2+4”优势特色产业。突出优质、高效、安全、绿色导向,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做优粮食产业,做大葡萄酒、草畜产业,做精蔬菜、花卉园艺、适水、休闲农业等产业,争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优质水稻高端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加速有机水稻转换认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小酒庄、大产区”模式,以“六名工程”(打造世界知名产区、名优葡萄品种、名优葡萄园、知名酒庄、驰名酒庄酒、知名酒标)建设为抓手,推进酒庄、基地、酿造、销售、旅游一体化发展。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全面推广营养调控、精准饲喂、节本增效等技术,高标准建设灵武沿山草畜产业带肉牛肉羊育肥繁育区、西夏区兴泾镇肉牛养殖集中区、永宁闽宁草畜产业园区等园区,支持中国(宁夏)婴幼儿配方奶粉研发。推广供港蔬菜外销订单生产模式,支持标准化生产,合理安排蔬菜产业种植品种,抓好产销对接,扩大国内、国际市场。抢抓我市承办中国第九届花卉博览会机遇,加快建设银川国际鲜花港、阿瓦隆郁金香种植园、康乃馨工厂化基地等项目,增加花卉种植面积、品种,引进香料加工等下游企业,提升“美丽产业”发展水平。推进适水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水产健康养殖,优化水产品结构,扩大稻田立体生态种养面积,巩固提升在西北地区优势。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长枣等符合市场需求、经济效益高的“特字号”农产品。 

  2、加快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升级行动计划,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兼并、资产重组、外资嫁接等途径做大做强,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组织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签订购销合同、提供贷款担保、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专业大户和普通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鼓励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壮大。探索财政直补农户资金通过龙头企业补贴的方式。实施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经营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新命名一批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三星级家庭农场,在条件成熟的产业和地区建立联合体、联合协会,打造联合品牌,实现利益共享。 

  3、建设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现代农业园区提升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以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为重点的平台载体建设,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引导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引导农业产业化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大种植类园区田头预冷、分级、包装等配套设施建设,引导蔬菜、花卉园艺园区设施大棚升级改造,示范推广新型节能日光温室,提高设施农业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稳步提升养殖类园区规模,推行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发展。鼓励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的园区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拓宽销售渠道。加大农业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对新引进农产品初加工企业用电继续执行农业生产电价,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支持发展农村电商园、物流园、创业园,打造实体体验、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的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园,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 

  4、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品牌创优行动计划,加快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对接自治区“宁夏大米”“宁夏番茄”“宁夏菜心”等品牌,着力打造“银川有机大米”“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银川鲤鱼”“银川供外瓜菜”“灵武长枣”“塞上花卉”等特色品牌,培育一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推动区域公共品牌创建,明确区域公用品牌重点、路径、措施、目标,由政府或政府授权协会管理使用区域公用品牌。鼓励行业协会、经营主体打造自主商业品牌,推动区域公用品牌和多类企业商业品牌竞相发展。支持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积极争取自治区品牌发展资金,整合全市各类农产品品牌宣传资金,建立政府组织、部门牵头、企业参与的宣传推介机制,完善品牌农产品推介促销平台,推进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提升银川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 

  5、强化农业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根据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需求,细化专业分工,创新服务产品,推进服务链和产业链协调配套、共同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发展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组织。根据服务项目采取奖补措施,每个县(市)区培育稳定为农户提供服务的综合性服务站2个以上,创建一批星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深化农牧、水利、林业社会化综合服务试点,其它涉农部门围绕职能开展为农综合服务。抓好永宁县、贺兰县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积极争取自治区葡萄酒质量检测中心项目落户我市。 

  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6、大力发展创意休闲产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深度融合。围绕我市山水、田园、林果、野趣等生态特色,着力打造休闲农业产业带。东部沿黄河金岸、滨河新区,重点打造兴庆花卉、城市稻田、薰衣草庄园等生态田园游品牌;中部依托阅海等人文景观、渔业垂钓资源,打造独特民俗文化聚集区和都市渔业休闲产业区;西部依托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长廊、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等自然、历史景观,打造运动休闲、度假观光、农事体验、酒庄旅游等新业态。建设一批农耕文化科普基地、农事作业体验基地和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务实举办农业嘉年华、草莓节、长枣节等农业节庆,办好第三届葡萄酒庄专业自酿节、葡萄酒庄体验自驾游等活动,全力塑造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形象。 

  7、创新农村电商模式和业态。深入推进“智慧城市+现代农业”行动,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抓好贺兰县、永宁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培育一批电子商务优势企业和特色村镇,改造提升村级农家店。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农产品销售、农业休闲旅游线上线下互动发展。推动县级物流体系延伸到乡、村组,鼓励供销社、邮政完善农村网点布局。大力发展农商直供、加工体验、中央厨房、批零对接等新业态。 

  8、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农业+文化旅游行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业,支持鼓励直接面向餐桌提供商品的农业龙头企业整合上游资源要素,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 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打造集研发、种养、加工、销售、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积极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主体向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休闲农业延伸。 

  三、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快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9、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大力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理,执行项目、用水“双限批”。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整合各类节水示范、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发展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优化水资源利用方式。加大排灌工程节水改造与建设力度,有效补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短板。 

  10、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深入推进农业“清洁化生产、减量化投入、资源化利用”,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强化肥、农药、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农业投入品实名制管理制度。实施规模畜禽养殖场标准化、生态化改造,支持企业(养殖场)投资建设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设施,建立健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土壤调理剂等应用支持。 

  11、强化农村环境资源保护。全面落实美丽银川建设意见,围绕“蓝天”“碧水”“净土”,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实施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和国土整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巩固45万亩高标准农田。划定基本农田、基本草原等红线,将各类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范围之内。 

  四、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12、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引导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加快培育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聚焦特色优势产业,支持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加大农业科技“后补助”力度,稳定育种、科技先导、成果孵化专项支持,实现研发与生产应用紧密结合。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继续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协办科技型实体,激发农业科技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鼓励农业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农业技术推广联盟及各类科技服务组织,建立由技术服务组筛选推荐、产业部门审定、行业协会参与论证的主推技术、主导品种遴选推介机制,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针对性。积极争取自治区优质葡萄与葡萄酒生产、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生产、草畜一体化等重大农业科技项目。 

  13、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实施智慧农业示范应用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农业云平台”,健全市、县(区、市)、乡镇、村四级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集成“短信、视频、网络”等多方式接入,“产业交流、专业服务”等多功能信息化综合服务,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全面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每个县(市)区根据产业特色,建设2—3个智慧农业发展示范基地。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商品流通和产品质量监管领域的应用,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监管。 

  14、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新市民培育行动计划,加快农民变市民步伐。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的培育体系,重点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含农机合作社)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探索建立“培训机构+实训基地”“田间学校+创业指导”培养方式,开展“百名优秀新型职业农民”选树活动,引导扩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技能,通过企业订单、培训机构列单、培训对象选单、政府买单等方式,就近就便开展培训。实施“引凤还巢”工程,鼓励引导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复转退伍军人等群体返乡创业。 

  五、推动城乡一体化,加快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 

  15、大力推进精准脱贫。贯彻落实自治区“1536”工作思路,持续推进13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巩固提升已有脱贫成果,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生态移民搬迁安置任务,确保821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销号。积极推进移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光伏、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扶贫,夯实产业扶贫基础。推进扶贫开发兜底脱贫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全面开展“扶贫保”工作。以打造东西扶贫协作样板镇为目标,全面加快闽宁镇产城融合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脱贫攻坚督查巡查。 

  16、扎实推进特色村镇建设。建设好镇北堡镇全国特色小城镇。立足旅游休闲型、健康疗养型、商贸物流型、科技教育型、文化民俗型、特色制造型、能矿资源型等不同特点,实施“名镇名村”工程,每个县(市)区建设1个产、城、人、文融合的特色小镇,增强城镇连接城乡、聚集产业、承载人口、辐射带动的能力。注重传统手工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培育民俗、种养、光伏、红酒、美食等一批经济强村,推进28个美丽村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的田园综合体。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建立农村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管护、经费保障等长效机制,推行电代煤、气代煤、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使用,创建一批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17、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推进城乡校长和教师交流。推进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加强乡镇卫生院与银川智慧互联网医院的合作,实现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服务。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村居民普惠性体检政策。完善农村文化健身设施,广泛开展文体惠民活动。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全面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18、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落实中央《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2017年基本完成农村资产清产核资,划清农村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学习借鉴贵州经验,加快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总结金凤区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改革试点经验,对经营性资产达到一定规模的村,特别是城中村、城郊村和经济较为发达的村,开展集体资产折股量化,保障农民集体资产权益。深入推进农村“4+2”改革,将农村产权确权范围扩大到设施大棚、仓储、大型农机具、设施用地经营权等权种,2018年底前实现农村产权应确尽确。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股份合作社,完善保底收益加利润分红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大对土地流转和订单合同的履约监督。 

  19、继续推进财政支农方式创新。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支农、涉农资金整合,建立完善资金使用公示制度,重点投向引导基金、贷款担保、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方面。加强与财政承办合作银行、有关金融机构合作,实行财政存款、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与支农贷款适度挂钩的政策,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严格执行政策,足额配套中央、自治区在我市的涉农项目所需资金,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项目支持。 

  20、拓宽金融支农渠道。加快政银企合作,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农业金融产品,开展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订单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加快组建葡萄酒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发展引导基金。深化贺兰、永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担保试点,积极稳妥推开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担保贷款工作。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两证合一”颁证工作。完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创新开发新型经营主体“基本险+附加险”的保险产品,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坚持社员制、封闭性,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间互助金融、合作经济。依托“智慧城市·智慧农业云平台”,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乡(镇)、村、组、户四级信用评定、公示体系。大力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PPP)合作,建立风险分担和投资回报机制,确保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基础设施、休闲农业等领域。 

  21、统筹推进其他改革。深入推进供销社改革,提升支农服务能力。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林木的确权颁证工作,增加自身发展动力。建立市县乡三级重点河湖湿地沟渠名录,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加快推进水利改革,落实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制度。探索建立农业农村用地发展保障机制,从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 

  22、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抓好“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重农强农调子不变、力度不减,切实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来,落实到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等各个方面。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联合,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推动“三农”工作再上台阶再上水平。 

  23、提升“双增双减双富”活动水平。扎实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提升年”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鼓励基层创新创造,着力推动“双增双减双富”活动取得新进展,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年内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实现“提量进五”,每个乡镇培育2—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百万元以上的富裕村,每个县(市)区打造2—3个所属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镇。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健全务实管用的村务监督机制,加强农民负担监管。落实自治区《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根据农村现有居住环境、人口数量、外来人口规模、生态移民规划等情况,开展城边城中村、乡镇驻地村、村民集中进楼居住村、生态移民集中安置时多个行政村形成的自然村等4种类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和民主建设。积极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提升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引导群众抵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债等陈规陋习,推动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提升。 

  24、加强农村“四支队伍”建设。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强乡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加强教育培训,落实关爱关心机制,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持续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继续抓好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工作。全面推行“两个带头人”工程,注重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选入党组织班子,大力培育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完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选派管理奖惩召回制度。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各级党政组织要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