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日动态

加速再生水利用进程,挖掘再生水利用潜力,银川——
激活“第二水源”给城市解渴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日报 2024-10-16 08:48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俯瞰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


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是宁夏首座花园式再生水厂,也是西北地区最大半地埋式再生水厂


银川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属于重度缺水型城市。为破解水资源紧缺难题,我市多举措加速再生水利用进程,充分挖掘再生水利用潜力。近日,我市印发《银川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为银川科学高效利用再生水资源、提高再生水利用率、保障再生水用户和再生水运营单位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政策指引和制度保障。

再生水为城市发展添动力

再生水被称为城市“第二水源”,与日常使用的自然水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再生水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功能以及要求来进行处理,在保证达到一定水质要求的前提下,对水资源整体配置结构进行优化,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再生水不仅具备水量稳定、水质可控的优势,而且可以就地使用、循环利用。

位于银川经开区的中环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用水,距其不远的银川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新建的再生水送水设施的投用,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极大便利。

根据《银川市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2021~2035年)》,银川市再生水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管网建设力度,投资2.1亿元建设银川经开区污水资源化利用配套再生水回用工程,新建6万立方米送水泵房设施,同步配套建设管网约23公里,满足银川经开区多家工业企业用水需求,为银川市打造“中国新硅都”提供有力支持。2023年实施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再生水利用管网工程,建设约9.28公里再生水管网,对现状管网断点堵点进行连通,从而形成连接再生水用户的水网脉络,进一步提升再生水输配能力,为提高再生水供水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银川市采取多种举措推进再生水河湖生态利用,谋划实施多个再生水利用项目,如已建设完成的银川市第二、第四污水处理厂片区河湖生态利用工程、银川市第六污水处理厂片区河湖生态利用工程、银川市南部再生水河湖生态利用工程和即将开工的银川市第七污水处理厂河湖生态再生水利用工程等。这些项目将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进行净化处理,将水质标准提升至地表准Ⅳ类水,用于典农河下游段生态补水等,年可节约大量黄河水。项目建设中,利用潜流人工湿地中的天然火山岩、卵石、湿地改性剂等创新性物理净化和生物净化系统,以及表流人工湿地中的鸢尾、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实现尾水净化。

今年,我市印发了《银川市水资源管理条例》《银川市城市供水节水条例》等相关文件,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体系,对利用非常规水的工业企业实施奖补,设置节水建设奖,鼓励取用水户和社会第三方实施节水技改或投资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在中心城区,形成“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工业回用+市政杂用”“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生态补水”的分质多用途再生水利用模式;在永宁县,形成“污水处理厂+调蓄库塘+市政杂用”的再生水循环利用模式;在工业园区,形成“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园区回用”模式。通过这些举措,提高再生水的供给能力,减少对黄河水的依赖,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持续拓宽再生水利用空间

银川多年平均降雨量在200毫米左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作为全国50个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银川不断拓宽再生水资源利用空间,再生水逐步成为城市“第二水源”。截至2023年年底,银川市年污水处理总量达1.84亿吨,实际利用再生水8277.91万吨,再生水在生态补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占地4300亩的金凤区颐和生态园2010年开始运营,自2017年起,园内绿地、树木、湖泊以及圈养的野鸭、白鹭、野鸡等均使用再生水。再生水的使用,不仅缓解了区域用水压力,还降低了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再生水河湖生态利用是银川市美丽河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2022年,银川市申请中央环保专项资金8051万元,市级配套资金5100万元,谋划实施了银川市第二、第四污水处理厂片区河湖生态利用工程,将原有坑塘鱼池用于新建潜流和表流人工湿地,利用创新性物理净化和生物净化系统及水生植物实现尾水净化,今年7月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

近年来,银川市委、市政府按照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工作部署,围绕“四水四定”建设要求和污水资源化利用谋篇布局,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工作原则,以市场化方式通过公开招标授权银川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银川市再生水项目特许经营权,并成立银川市再生水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推进我市再生水在工业、城市杂用及生态补水等多方面的利用,进一步缓解银川市水资源紧缺矛盾,降低对外部黄河水和地下水的依赖程度,以用水结构优化引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奋力推进再生水管网建设

根据我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水环境承载能力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按照就近利用、优水优用、分质用水原则,银川市再生水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不断完善既有再生水基础设施,组织专业力量打通既有管网断点、堵点,使既有管网从2022年初仅能通水96公里拓展至2024年的130公里,另一方面持续优化泵房设施设备,将再生水泵房设计规模从2022年30.5万立方米/日提升至2024年的36.5万立方米/日,实际具备供水能力从2022年8万立方米/日提升至2024年的18万立方米/日,全市再生水管网“四横四纵”供水格局基本形成。

“作为再生水经营主体,我们不断拓宽再生水利用领域和场景,持续提高再生水利用率。随着政府及企业再生水基础设施的陆续建成,再生水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银川市再生水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市重点工业用水大户基本完成用水全覆盖,在城市绿化杂用方面,与多家园林绿化部门、单位签订用水协议,新增可供绿化用水面积持续增加,极大提高了再生水利用率。我市逐步形成了再生水用于工业用水、城市杂用、生态补水三大利用方向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我市通过强化再生水配置、优化再生水利用规划、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拓展再生水利用领域和场景等手段,形成了多部门联动格局,再生水综合利用率提升至50.47%,为打通再生水—黄河水—产业用水权置换通道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积极响应国企改革号角,通过运营管理盘活再生水管网等闲置国有资产,有序推动“水资源”向“水资产”转变,不断激发国企发展动能。在生态方面,有力削减黄河污染物排放量,有效提高银川市综合承载能力,持续促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

下一步,银川市再生水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将继续发挥国企担当,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以提高再生水利用率为目标,有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再生水基础设施短板,切实完善再生水输配体系,推进形成河湖生态、工业产业、生活杂用各领域再生水利用新格局,确保再生水利用率持续稳定在50%的目标任务,为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