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日动态

聚焦“五大工程”系列报道
构建完整社区 尽享美好生活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日报 2025-09-24 08:45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共享书屋成为居民阅读好去处


居民在健康小屋量血压


志愿者为居民修补轮胎


物业和社区共同打造的社区食堂,方便业主特别是老年人就餐


随着社会发展与居民需求日益多元化,许多传统社区在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方面的“短板”愈发凸显。近年来,银川市持续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在“一老一幼”照护、便民商业服务、公共活动空间等关键环节做优做强,让社区从单纯的居住空间,升级为服务均衡、富有活力、充满温情的高品质生活共同体,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舒心的现代生活服务。

一餐饭 串起居民“幸福线”

完整社区的建设,从根源来说是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要补齐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落后的短板。

时至中午,金凤区贺兰山中路街道双福社区的万家社区食堂内早已坐得满满当当,老年人和年轻人同席,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家常。“这里环境干净、食品安全有保障、饭菜种类多、价格合适,还给小区居民创造了交流平台,特别好!”阅海万家F3区的居民刘宏为该食堂点赞。

万家社区食堂可容纳200人,覆盖周边8个居民区5万余人的用餐需求,双福社区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小区了解群众需求,创新采用“食堂+集中配餐+线上点餐+共享服务”运营模式,引导万家社区食堂推出“爱心餐”配送服务,将热气腾腾的饭菜直接送到独居老人、困难家庭等处。此外,推出了6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和退役军人等群体享受菜品8.5折的优惠,策划“万家社区食堂喊‘您’回家吃饭啦!”系列主题活动,录制推出多期家常菜制作视频,详细讲解食材选择、烹饪步骤等内容,居民可在线学习。

一顿饭也可串联起更贴心的养老服务。近日,在西夏区朔方路街道217社区的社区食堂,志愿者小王手提十几份午饭,要在15分钟内将其送到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手中。这是该社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推出的贴心便民服务,由10名志愿者组成“送餐队”,按照网格分片、配备保温餐箱,确保最远的楼栋也能15分钟到达以及送达时食物的温度不低于65℃。志愿者送餐时,还会观察老年人的精神状态、检查水电隐患、询问代购需求。

此外,一些较小的社区联合起来开办社区食堂,为辖区老年人、孩子提供质优价廉的餐食,解决“一老一小”的“吃饭难”问题。目前,通过“社区+企业”“社区食堂+物业”等多种方式,银川建成社区食堂(老年助餐点)200多家。

一个圈 打造生活“聚能环”

“现在没多少人会针线活,没有想到社区里就有个裁缝铺,真是太方便了。”最近,兴庆区银古路街道友爱社区居民胡军的衬衣扣子掉了,满大街都找不到裁缝店,向社区网格员求助时才知道,此前不少居民都有和他一样的困扰。为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满足居民需求,友爱社区决定设立一处缝纫铺。

社区网格员了解到,50多岁的居民高菊香的针线手艺很好,之前她一直外出打零工,收入和工作时间都不稳定。网格员找到高菊香,双方一拍即合,由社区提供免费场地、她提供手艺,打造“友小新”裁缝铺。“前来缝衣服最多的就是快递员,他们每天穿着工作服搬运货物,很容易就磨破了。”高菊香看到快递员的辛劳和不易,每次都不肯多收钱。高大姐人好、干活细致的名声很快就在周边的快递员、货运司机等群体中传开了,每天来找她缝衣服的人特别多。

前几日,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民生花园社区民生花园小区居民张雨贵在社区邻里中心检查完身体,又到中医室进行调理,随后去书画室继续前一天没有画完的画作。从健康检查到就医诊治再到文化培训,都在社区的邻里中心“一站式”解决。民生花园社区邻里中心建立了健康管理中心,设置中医诊室、检测室、采血室、恢复室等;在社区便民中心,设置宝宝屋、书画阅览空间等;在党群活动中心,设置社区食堂、未成年人健康辅导站等。

“去年,居民表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不足,我们对电动自行车数量进行了摸底并及时增设充电桩,满足群众需要。”民生花园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社区打造以“党建引领、阵地共建、功能共融、民生共享”为目标的和谐幸福社区,通过企业、物业、业委会、警务室的共同努力,建立“1+3+N”共建体系,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能落实,着力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自2021年以来,银川市已建成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31个,覆盖小区97个,服务群众35万余人。近年来,我市通过“一圈一策”,把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纳入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体系,将便民生活圈建设与完善城市商业体系、培育新业态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推进。

一站式 探索服务“最优解”

银川市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中,加快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推进建设试点“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兴庆区大新镇永泰社区在3200平方米的阵地中,打造了涵盖托育中心、康养中心等六大板块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15分钟内“一站式”便民服务。“现在社区里每个周末都有活动,特别热闹,邻里感情也更加融洽了!”该社区居民韩珍说。永泰社区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常态化组织开展“邻里节”“百家宴”等活动,促使“楼栋微信群”互帮互助成为常态,真正实现了深度交融的居住格局。

在该阵地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展示区,书法作品力透纸背、剪纸作品栩栩如生,刺绣、钩织等传统手工艺品吸引居民驻足欣赏。每周一、三、五,这里变成了各族群众用歌声传递情感的欢乐天地,老年人相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永泰社区建立32名微网格长+56名微网格员的“四知四能”队伍,带动辖区青年、劳动模范、技艺能人等参与“警格+网格”的社区治理队伍,实现网格服务“全天候不断档”,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25条,将群众反映的关于物业服务提升、小区建设管理、公共服务完善等问题,按照轻重缓急一件一件落实,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社区的“罐罐茶老李议事堂”,将茶文化融入社区治理,充分发挥“党员+能人”的双驱动带动效应,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新友悦享运动公园、61路公交车开通、亮路灯、增设新能源充电站、翻新阁第湖、物业服务提升等都在一壶“罐罐茶”中话出了和谐与幸福。

我市健全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体制,作为完整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协调相关部门共享资源,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塑造社区认同感、归属感,打造“熟人社区”。此外,因地制宜探索建设方法和模式,重点抓好试点社区典型案例的申报,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在全市打造一批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样板,补齐社区建设的短板弱项,健全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