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永宁县: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旅游助推强村富民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永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10-09 08:36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永宁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方向,以文化旅游强村富民为目标,大胆创新、重点突破,不断实现党建创新发展与文化旅游资源共建共享、与文旅事业互促发展的良好局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文旅工作高质量发展,让“诗与远方”走上聚合交融的快车道。

“党建+组织引领”,凝聚队伍建设向心力。 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文旅融合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与中心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全面强化对乡村振兴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让基层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引导乡村旅游经营者发挥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行业人员和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包扶村和社区,实地走访贫困户,深入开展扶贫政策宣讲,营造思想扶贫工作氛围,鼓励贫困户勤劳致富。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结合所在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指导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和乡村旅游发展等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乡村治理道路上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

“党建+建设引领”,增强硬件环境保障力。严格按照“7个一”“8个有”建设标准完成了26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并通过银川市挂牌验收,申报全区示范性扶持项目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2个、文艺团队3个、文化大院2个。在全县村(社区)建成图书流通服务点35家、乡镇电影院1家。各乡镇及各中心村综合文化服务站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建设了一批乡愁记忆馆、村史室、移风易俗馆、非遗展示馆等,弘扬了传统文化,凸显了当地文化特色。充分依托宋澄村红色资源,精心打造了红色阅读专区、百姓大舞台、红色主题非遗展馆等一系列文化阵地。整合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和乡村大舞台,通过将村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与“老年饭桌”、“旅游驿站”等项目整合,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使项目在选址、建筑布局等方面更加合理化,进一步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大力实施旅游项目提档升级,完成各旅游景区停车场、旅游标识标牌建设。积极开展“厕所革命”,全县已纳入国家旅游厕所系统的旅游厕所共24座,分布于各景区、乡村旅游示范点、重点旅游项目企业、重要游客集散点等区域,全力满足游客需求。

“党建+文化引领”,提升文旅服务软实力。以开展百场文艺进基层、文化惠民“四送六进”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为重点,通过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演出服务,优化演出时间,提升演艺质量,持续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年均开展活动300场以上,为城乡居民放映数字电影1100场以上,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按照“你点单、我送戏”的原则,组建业余广场舞表演队、秧歌社火队、秦腔自乐班、旗袍展演队等乡土人才队伍60余支,人数达3000余人,扶持民间文艺团队9支,保障全县各乡镇年均开展文化活动4次以上、每村月均观看演出2场、电影1.5场,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率达85%以上,进一步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党建+产业引领”,提升文旅融合竞争力。秉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通过党建赋能铺就文旅产业发展快车道。结合“旅游+农业”发展思路,开发休闲、运动、观光、度假等旅游产品,激发乡村旅游市场。深入挖掘放大永宁历史文化、贺兰山文化、葡萄酒文化、扶贫移民文化、影视文化等特质文化名片,推动“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闽宁人家”、“德万顺山庄”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打造王太村向日葵生态园,引导农民既种庄稼、又种风景,推动“旅游+农业”深入融合,目前,永宁县闽宁镇顺利评选成为全国特色旅游镇,永宁县望洪镇宋澄村、永宁县杨和镇王太村、永宁县闽宁镇福宁村、永宁县闽宁镇武河村评选成为宁夏特色旅游村。永宁县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开发“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文化旅游+葡萄酒”、“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影视文化”等高品位项目,融入全国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提升了旅游产业“人流”向“现金流”的转换,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党建+创新引领”,增强文旅发展创造力。强化文旅资源宣传推介力度,拍摄宣传视频50余期并在官方视频号进行发布。协助拍摄国家重点题材故事片《闽宁镇》、国家重点题材电视剧《山海情》、纪录片《闽宁纪事》、《贺兰山下的永宁时光》、国家煤矿文工团《情系贺兰》、电影《万里归途》、电视剧《星星的故乡》等影视创作,联合摄制的电视剧《山海情》荣获第33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极大的提高了永宁在国内外知名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