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法治政府建设年报

索 引 号:12640100054609516A/2023-00011 发布日期:2023-03-21
发布机构: 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责任部门: 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名 称: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根据《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厅字〔2019〕28号)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实施办法》文件要求,中心高度重视,对照通知要求进行了认真梳理,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2022年,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和银川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银川市“一规划两方案”和银川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履行工作职能,努力提升中心法治建设工作水平。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中心成立由党组书记、主任蒋会任组长,党组成员、副主任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为成员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22年5月31日研究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22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银公资交〔2022〕27号),细化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使中心法治建设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各项工作开展落到实处。制定《关于印发<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谁执法谁普法”四个清单分解表>的通知》和《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22年领导干部个人年度学法清单》并认真落实执行。

(二)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法治思维。始终将加强法治理论学习摆在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经常性组织干部职工通过集中学习、自学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宪法、民法典以及政府采购法及实施条例、招标投标法及实施条例、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自治区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自治区本级政府采购非公开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等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行业法规,进一步提升中心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扎实开展2022年度中心国家工作人员无纸化学法用法及考试工作,组织中心在编干部职工参加2022年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宪法专题、民法典专题、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治理现代化专题等专题普法考试,提高中心公职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社会治理工作的能力,扩大法治学习宣传实效。截至目前,中心干部职工参学率达100%,年度考试通过率为100%。

(三)多渠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扩大宣传时效。一是在深入学习宣传政府采购法及实施条例、招标投标法及实施条例、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自治区招标投标管理办法、银川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等行业法律法规的同时,向服务对象开展广泛宣传,组织开展进场交易主体2022年度在线培训,培训面向代理机构、评标专家、招标人、投标人及产权交易转让方、受让方等进场交易主体各方,不收取任何费用,且可下载学习,方便各交易主体随时、随地学习相关知识,切实推动和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提升公共资源交易行业法律法规政策的知晓率,促进服务对象依法依规参与项目招投标活动,规范招投标市场,落实为民办实事的目的。二是深入开展“保密法治宣传月”活动。以“弘扬保密优良传统、增强全民保密意识、确保国家秘密安全”为主题,认真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保密法治宣传月”活动。组织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及时收看宁夏广播电视台播放由中央保密办、国家保密局拍摄的大型文献纪录片《胜利之盾》,并组织开展保密法律法规专题学习活动。重点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等内容。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责,提升保密工作政治站位,强化保密风险管控意识,切实增强干部职工保密工作使命感责任感。三是切实用好各类活动载体,树牢法治理念。利用中心网站、信息发布大屏、党建屏等多媒体手段,滚动播放学习宪法、民法典、保密法律法规等法治宣传相关标语,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全面推进法治银川建设贡献力量。四是按照《市委依法治市办关于开展有关文件清理的通知》,中心组织开展有关文件清理工作,认真梳理查找,对涉及文件进行统一修改并重新发布。

二、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

中心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多次组织召开党组会议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并定期听取中心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把中心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一)强化制度建设,着力推进行政决策法治化。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在重大事项决策、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和会议决定的原则,严格落实行政决策制度,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目前,召开党组会议11次,主任办公会议6次,并印发会议纪要,定时督导落实。2022年全年,中心“三公”经费开支规范,无超支情况;办公用房使用规范,公务用车严格派遣审批制度,无公车私用,违规用车现象发生。

(二)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一是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部署安排和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2022年第一次会议相关要求,中心积极主动作为,报请市政府研究同意,于6月9日成立了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及公管委办公室,重点统筹协调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总体布局、重大决策、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并制定印发了《公管委工作规则》《公管办工作细则》,区市一体抓公共资源交易新格局全面构建,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效益明显提升,为推动新时代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二是提请市委、市政府以两办文件印发我市《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中心结合实际,制定印发《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任务分工方案》,对《实施方案》中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细化了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取得实效,为加快建设统一规范、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服务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体系提供遵循。

)全面做好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一是扎实开展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检查工作,制定印发中心《2022年深化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专项治理开展国有产权交易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及《2022年巩固深化工程建设政府采购领域专项治理开展国有产权、土地矿业权交易、卫生健康等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点》,深化巩固专项治理成果成效。先后对中心制定的15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领域公共资源交易相关制度和24项自治区2021-2022年新建制度规定贯彻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自查整改。二是圆满完成2021年度项目纸质档案数据录入工作,工程项目14个类别664个标段,采购项目22个类别3170个标段的信息录入、复核工作,梳理录入推送近百万条信息点,应用大数据分析比对,力促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不断净化。全面实现工程建设、政府采购领域在线电子监督功能。中心立足工作实际,主动作为,通过将开、评标室内音视频监控系统接入宁夏公共资源行政监督平台,全面实现开、评标过程“人员不见面,监管全覆盖”。

(四)规范操作流程全面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进程一是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实现新突破,制定印发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农村产权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操作流程,不断加强和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项目占比双双突破90%。二是建设“一标一档”存储归集系统,不断提升智慧化交易中心建设水平。通过与宁夏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软件平台对接,实时获取进场交易项目的数据信息,实现音、视频资料智能化长周期存储。三工程建设“不见面”开标不断扩面增效,交通、水利、市政房建的施工、监理、勘察设计均已实现“不见面”开标,工程建设“不见面”开标项目685个标段,交易金额59.7亿元,分别占比达到91.21%、96.15%。政府采购项目于今年5月实现“不见面”开标新突破,已完成政府采购项目“不见面”开标524个标段,交易金额7.53亿元,分别占比61.8%、56.7%。四是远程异地评标持续推进,严格落实《关于全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实行远程异地评标的通知》,规范主副场统一标准和运行管理,完成主场项目远程异地评标275场次,副场640场次;通过升级改造电子评标室、新增远程异地评标机位36个,满足全区远程异地评标需求。9月26日,中心作为主场,与黄河沿线城市河南焦作市通力协作,顺利完成我市首个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充分发挥了远程异地评标在疫情防控、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协同合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1月11日,全区首例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在中心顺利组织实施,标志着银川市政府采购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实现从无到有的新突破。

(五)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综合服务效能。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中心工作实际,及时成立了交通疏堵工程项目进场交易服务保障工作小组,制定印发了中心《重点建设项目进场交易服务规则》,坚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提高效率、优先保障”的服务原则,采取“快捷办”、“随时办”、“急需办”、“全面办”的工作方式,提供“四个优先”服务,确保重点项目交易早进场、早落地、早见效。本年共完成了交通疏堵、重点建设项目54个,交易金额19.02亿元。二积极推行银行保函、保兑支票、银行汇票或支票等招标人认可的非现金方式提交投标保证金,减少投标企业资金占用率,有效降低投标企业交易成本。2022年以非现金方式提交的保证金2329笔,金额4.92亿元,金额占比达到的46%。自7月20日起,中心对进场的房屋市政、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等工程建设项目单项合同估算价1000万元及以下的政府投资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自9月1日起,对政府采购信用评价等级为A级的投标供应商享受免收投标保证金,共节约资金6627.3万元。三联合市发改、住建制定印发《关于印发<建设工程评定分离定标工作规则(试行)>的通知》,进一步深化银川市工程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稳步推进招标投标“评定分离”工作,确保项目“评优定优”。截至目前,已完成评定分离项目216个标段,交易金额40.71亿元。申请进场定标项目24个标段,交易金额5.08亿元。

三、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中心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依法治市办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体制机制还不完善。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现为部门(市财政局)管理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未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作为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定位的事业单位,“三定方案”未赋予我中心行政管理职能,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对进一步优化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流程再造等方面,缺乏相应的制度依据和职能支撑,致使工作成效不够明显。

(二)法治思维还不深入。中心虽然始终将加强法治理论学习摆在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经常性组织党员干部职工通过集中学习、自学等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公共资源交易行业法律法规,提高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但还存在学习广度深度不够,宣传覆盖面不广,法治思维还不深入的问题。

四、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下一步,中心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市委十五届历次全会以及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部署的重点工作任务,紧扣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市委工作要点、市政府工作报告及中心工作要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大局,按照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统筹安排,不断进取,大力提高中心依法行政水平,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加强组织实施,持续提升职工法治素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引导国家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增强干部职工法治理论素养。重点抓好“关键少数”,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能力。

(二)进一步理顺公共资源体制机制。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及专项治理相关工作要求,提请市委市政府将我中心由市财政局管理调整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我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有序落实“十四五”期间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应进必进”“管办分离”“法治引领”等重点任务,不断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监督主体责任法定化、运行制度化、数据标准化。充分发挥市公管委及公管办统筹协调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职能作用,适时筹备召开市公管委全体会议,严格落实市公管委工作规则、市公管办工作细则,积极协调公管委各成员单位,协同推进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明确普法重点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运用各类媒体和平台,发挥好各类普法平台作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结合“12·4”国家宪法日,积极参与开展“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总要求,认真落实中心“谁执法谁普法”四个清单,充分发挥网站、微信、电子屏等新媒体作用,提高普法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升相关法律法规知晓率,推动形成中心党组统一领导、责任科室各司其职、干部职工及服务对象广泛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四)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不见面”开标和全流程电子化扩面增效,继续推进远程异地评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行工程建设项目跨省远程异地评标,有效破解本地评审专家资源不足、专家“圈子化”等问题,降低交易廉政风险,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益和公平性。巩固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国有产权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成果,不断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益和公平性,为推进法治银川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