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索 引 号:640100-101/2021-00157 发布日期:2020-01-07
发布机构: 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责任部门: 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名 称:关于银川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银川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银川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十二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及市委十四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绿色高端和谐宜居”城市发展理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效。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5%;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5%。

(一)落实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

一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9:49.9:47.2,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酿酒葡萄、设施园艺等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42家,发展优质供外蔬菜基地20万亩。轴承智造小镇、隆基硅7GW高效电池、银和大尺寸半导体级硅片等项目加快建设,国内首条3.0版石墨烯生产线项目落地。做大做强“消费在银川”品牌,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快速增长。8个园区整合为6个,苏银产业园获批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双创园产值突破亿元,经开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二是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实施。“四院一中心”加速建设,搭建飞地科研成果育成平台3家、离岸孵化器2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90家,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200余名,“海归小镇”项目落地。预计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7%。在国内率先推行科研经费“包干制”,下达研发费用后补助资金4600多万元。三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获批全国首批5G试点城市,成功举办2019全球(银川)智慧城市峰会,建成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和六个分中心,上线运行“i银川”APP。中电科西部云基地、中建材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落户银川。培育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互联网企业250余家,工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50%和40%。

(二)积极推进区域联动,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是银川都市圈建设积极推进。“两市一地”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签订《银川都市圈合作事项备忘录》。向自治区都市圈基金池注入3亿元储备资金助推发展。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顺利推进。城际公交开始运营,发行互联互通IC卡1300余张,建设5G基站1500余处。组建银川都市圈教育发展合作体8个、医联体4个。二是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举办全区休闲农业提升年暨第三届银川农业嘉年华、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闽宁镇原隆村、西夏区镇北堡村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火城子村被评为“全国宜居村庄”。104个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股份合作社51个、经济合作社34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累计2.2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卫生厕所3.8万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30%。

(三)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更加宜居

一是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整治“散乱污”企业723家,全市空气优良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28天,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区第一。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被列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严格落实河(湖)长制,黄河银川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进Ⅱ类出”。化肥、化学农药、除草剂亩均施用量分别下降15%以上,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处置利用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中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转办件办结率达99%。二是生态绿色工程加快建设。实施绿色工程项目21个,新建小微公园6个,贺兰山、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稳步推进,“绿盾2019”专项整治任务全面完成,规划河滩地整治面积18.66万亩。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2.1%、41.7%和17.0%。三是城市更新取得积极成效。加强城市规划设计编制,中北部城区综合改造项目全面开工。完成市政道路、公交港湾、城市内涝积水点改造工程45个,新增停车泊位11万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覆盖7个片区、220个居民小区和所有机关单位,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0%。

(四)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营商环境水平明显提升。创新推行“1230”模式,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9专项行动方案和150项具体改革任务,向基层下放审批事项69项,取消各类证明事项35项,成为全国开办企业用时最短、不动产登记效率最高、项目审批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推出1+N(1个营业执照和多个准营证件)多证联办审批模式。二是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加快建设。积极推进银西、包银高铁、京藏高速改扩建、银百、银昆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密银川至海口等18条航线,银川国际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增长20%。成功举办中国商标节、2019“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等,银川综保区获批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资格。成立沙特丝路产业服务公司,实体化运营中沙(吉赞)产业园。

(五)坚持共享发展,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一是脱贫攻坚成效显著。1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880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退出;闽宁镇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创新组织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5个,争取闽宁协作资金1.53亿元,争取各类扶贫专项资金近4亿元。办理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2.3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51.5%。全市贫困地区“两不愁”已全面实现。二是就业和社会保障持续夯实。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3万人,完成目标任务4.5万人的119%,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1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8%。认定市级创业孵化基地3个、创新创业孵化平台7个,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2.1万人次。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生育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建立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实施,加装电梯顺利推进。三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北师大银川学校等一批中小学、幼儿园建成投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按规定收回。率先在全区通过自治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评估验收。获批国家城市医疗联合体试点,首创医疗保险门诊大病互联网医院就诊报销新模式。市妇幼保健院新建产科大楼、市中医医院主体工程、闽宁镇中心医院扩建等项目稳步推进。成功举办2019“丝绸之路”宁夏·银川国际马拉松赛、第三届中国·银川互联网电影节、第三届中国·银川文化艺术创意节,建成投用银川秦腔保护传承基地、西夏博物馆新馆等项目。新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0个、示范性农村文化大院10个。四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政府债务、金融、安全生产等领域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2019年度清欠任务顺利完成。成立羊绒产业系统性风险防范与化解工作、上陵集团破产重整协调领导小组,中银绒业、上陵集团破产重整工作稳妥推进。全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2019年银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高质量发展仍需加力。粗放式发展的理念仍然存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办法还不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服务业比重还不高,工业结构偏重,高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较低。新动能培育方面,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缺乏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高科技企业。二是有效投资拉动不足。工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三大传统行业投资占到84%,现代服务业比重不足10%,5G、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经济新业态尚未成为支撑投资增长的主力军。全市亿元以上项目同比减少30个、投资额同比下降9.3%。三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有待提升。城市功能还不完善、承载力还不高,基础配套规划布局还不均衡,交通、供暖、排水、污水处理、电力等布局不够合理,城市整体运营维护成本较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不强。四是民生保障水平还有待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质量不优,大班额、入公办园难和民办园贵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脱贫富民还需持续加力。

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大力推进“发展高质量、治理现代化、城市国际化、生态园林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美丽新银川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分析研判当前经济运行态势,立足银川实际,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预期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实现恢复性增长,争取更好的结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0%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3万人;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完成自治区下达年度任务。

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全市上下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积极推进新技术新业态与羊绒、生物制药等产业融合,实施30个重点技改项目。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塑造行动,突出“1+2+4”优势特色产业,打造2个以上自治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做强“葡萄酒+”复合业态,建设葡萄酒大数据中心和产业数字化交易平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兴庆万达广场、吾悦广场等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做好民生商业街、鼓楼尚街等夜生活聚集区发展规划,培育夜间经济新模式。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四院一中心”建设,建设自治区级“智能工厂”3个以上、“数字化车间”4个以上、智能化生产线10条以上。组建大数据资产运营、研究和创新创业等机构。加快推进“海归小镇”、高端人才社区建设。加快发展动能转换。扩大精准有效投资,优化投资方向,加大对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基础设施补短板、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发挥好隆基硅3GW单晶电池、蒙牛乳业高端液态奶等重大项目引领作用。强化主导产业精准招商,鼓励建立专业化招商队伍,探索成立专业化招商公司,打造招商信息平台和招商智库。

(二)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城市国际化。加快银川都市圈建设。加快城乡西线供水、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天然气储气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与“两市一地”产业分工协作,持续推进银川都市圈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持续深化“首都带首府·首府带县乡”惠民模式、优质教育合作、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全面深化改革。推行审批改革“1230”模式,园区“区域评”“多验合一”率分别达到100%、90%。深化国资监管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国资国企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推动国资国企改革“1+N”政策落实落地。优化国有资本战略布局,加快实施国企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力推进银川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银川公铁物流园建设。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办好葡萄酒大赛、智慧城市峰会。

(三)积极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园林化。狠抓空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快“东热西送”二期、大气污染网格化监测监控平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项目建设,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80%以上。压实河(湖)长责任制,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确保入黄水质稳定达标排放。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持续开展农业“三减”行动,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用数字经济提升绿色发展效率、水平。坚决守好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高标准编制《银川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启动规划建设4大郊野公园和动物园,改造提升一批城市综合公园。扎实开展黄河两岸河滩地收回整治,实施引黄灌区平原绿网提升、天然林保护、防风固沙林等工程。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创建自治区级以上绿色园区1家、绿色工厂10家,建设静脉产业园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分拣中心。严格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任务。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治理现代化。抓好脱贫攻坚。深化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全力打造闽宁镇“四个示范点”。紧扣“两不愁、三保障”,集中力量补短板,完成3个贫困村1049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完善社会保障。坚持就业优先,全年增加城镇就业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建成银川人力资源产业园。实施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医保参保率达到95%。规范异地就医结算行为,实现银川都市圈就医直接结算。推进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探索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全覆盖。继续推进城镇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提升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教育,实施一批中小学、幼儿园新建续建项目。推进“大学区”改革试点,全力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完善中小学招生工作机制。强化健康银川建设,加快推进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大楼、中医院迁建等项目。加快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推进“三馆一站”建设。争创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实施银川市职工活动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12个体育项目。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性债务,确保政府债务率处于合理水平。持续开展金融风险排查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落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机制,强化民营企业金融风险监管,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全面完成荣昌等羊绒企业重整重组,力促中银绒业实现恢复性增长。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推进平安银川建设,开展“塞上枫桥”警务品牌创建,加快“雪亮工程”、一体化联合作战平台建设。全力以赴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80人/亿元以内,10万人口火灾死亡率控制在0.19%以内,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火灾直接财产损失控制在0.7万元以下。

附件1:银川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主要指标表

附件2:名次解释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