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自然资源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部门文件

索 引 号:640100-112/2016-01413 效力状态:有效
发布机构:银川市自然资源局 成文日期:2016-01-25
责任部门:市国土局综合处 发布日期:2016-01-25
名 称:2015年度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评估分析报告

2015年度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评估分析报告

  市政府办公厅: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安排,现将我局2015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评估分析报告如下: 

  一、2015年突发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2014年度、2015年度,我市未发生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件。 

  银川地区易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其中贺兰山东麓主要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宁东地区主要以滑坡、崩塌、地面塌陷为主。上述地区在突降暴雨或强降雨的情况下,具有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 

  二、总体应对工作及分析评估 

  (一)组织领导方面 

  1、成立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 

  在市政府领导下,我市成立了银川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下设人员抢救和工程抢险组、社会治安组、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紧急物资资金保障组、市政保障组、气象信息预报组、应急运输组、灾害监测和灾害损失评估组八个组及办公室等机构,分别由银川市相关职能单位组成。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具体工作。 

  2、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领导小组 

  我局成立了银川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局长担任组长,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综合事务处、兴庆分局、金凤分局、西夏分局、土地整理中心、矿产资源管理所等部门(单位)为成员。设应急分队、后勤保障、宣传报道、灾害监测和灾害损失评估、人员抢险和工程抢险等抢险救灾小组。一旦灾情发生,指挥中心发布应急预案发动命令,组织实施抢救行动。 

  (二)应急准备方面 

  1、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银川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我局修订完善了《银川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作《银川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手册》百余份。 

  2、组织应急抢险救灾演练。为了将日常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平战结合,协同应对的能力,我局组织了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演练,市国土系统及区厅地环处、市安监、公安、急救中心以及企业等多个单位(部门)联合参与,演练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协同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灾情,抢险救灾队伍能拉得上,打得响,在第一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我局还与相关部门配合,组织消防演练和相关专业培训,提高了单位内部的抢险、自救能力。 

  3、配备了应急灾害防治装备。2015年,共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经费37.38万元,主要用于地质灾害隐患的消除、在地灾易发区设立警示标志、购置地质灾害应急物资等,如液压钳、发电机、伸缩梯、应急灯、夜视仪、安全帽等防灾工具,确保了应急灾害抢险工作能顺利进行。 

  (三)预防预警方面 

  1、设立地质灾害警示牌。为做好防范工作,我局在21处地灾易发区均设立了地灾易发区警示牌,提醒市民在汛期期间经过此处要注意人身安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了巡查和监测力度,及时掌握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变化情况,有效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损失。 

  2、开展了地质灾害巡查。多次对市兴庆区黄河沿岸、西夏区镇北堡采砂区、套门沟规划采石区易发生塌岸、塌方、泥石流等灾害的地区进行了认真排查。对地灾易发区长约两公里的泄洪沟进行了清理,清理土方量约6000方,对因矿业活动引起的部分地灾隐患要求企业及时消除。 

  3、坚持好汛期及节假日期间值班制度。我局切实履行好地质灾害防治的职能,在全年易发地质灾害的第二三四季度内始终坚持好值班制度。制定了汛期24小时值班表,保证每天24小时地质灾害安全监控,保持与矿山企业的密切联系,掌握企业安全动态。在强降雨天气及时组织人员深入矿山、企业检查,组织汛期现场检查,指导企业应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险情。 

  4、健全了群策群防体系。我局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由辖区政府和当地乡镇、村或矿山企业负责,以村干部和骨干群众、矿山企业负责人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将监测任务落实到人。 

  5、做好预防、预警工作,及时发布气象信息,提醒矿山做好应急准备。我局与银川市气象部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加强监测预报,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发出预警。及时发布暴雨、强风、强降温等气象信息,督促矿山企业做好应对。 

  (四)应急处置方面 

  我局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受到局领导及各成员的高度重视,地质灾害应急分队成员涵盖全局系统工作人员,由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协调联动配合,通过应急演练的磨合,具备了良好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培训宣传教育方面 

  我局结合5·12日防震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活动、6·25土地日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矿山安全生产、地质灾害预防等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市民应急防范意识。组织本单位职工参加应急逃生等相关知识培训,参加市应急办组织的应急管理培训等。 

  我局通过在矿山安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辖区非煤矿山企业进行安全生产隐患、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危害说明,要求及时消除隐患。在巡查中经常性携带安全生产类相关文件,向企业讲解安全生产知识。 

  三、典型案例分析 

  我市地质灾害易发点主要集中在贺兰山东麓非煤矿山分布地段。2015年汛期,我市迎来规模较大雨情,因在年初的隐患点排查中,我局已组织人员对矿区泄洪渠道及沿边堆积物进行了清理,降低了过水路面,并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性的向矿区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的无情,以及简单的地质灾害防治手段,矿区工作人员在面临较大雨情时工作竟然有序,人员无恐慌、焦躁等情绪,我局地质灾害应急体系整体运行稳定。 

  我局通过历年的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安全生产及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以及预见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使得地质灾害易发区人员充分了解、认识到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及防治手段,充分提高其防灾减灾意识,将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四、相关工作建议 

  1需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全市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进和提高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的技术与手段,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2继续加强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宣传工作。银川地区多年未发生地质灾害,人民群众思想上认识不够,主动防范的意识不强。结合防震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活动、土地日等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矿山安全生产、地质灾害预防等知识,增强市民应急防范意识。 

    

                

    

            

                            银川市国土资源局 

                              2016125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