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部门文件

索 引 号:11640100010085845Y/2022-00011 效力状态:有效
发布机构: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2022-01-17
责任部门: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日期:2022-01-17
名 称: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谋划的报告

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1年工作总结

暨2022年工作谋划的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切实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按照《关于认真总结2021年工作精心谋划2022年工作的通知》,现将我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谋划报告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银川市工信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牢“大抓产业、大抓工业的鲜明导向全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实施

一是紧扣“四化”,以战略视野开启工业强市新征程。抢抓“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重大机遇,及时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创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的意见》(银党发〔20212号),明确“14149”发展思路,把脉定调银川“工业强市”高质量发展路线图,全力推动工业发展步入快车道,1-11月,全市(含宁东)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强于预期目标3.4个百分点,高于全区1.1个百分点。其中,宁东同比增长2.8%,市级(不含宁东)同比增长18%,预计全年将实现8.5%以上的增长。

二是紧扣集群发展,推进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印发《银川市新材料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银川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绘制完成光伏硅、蓝宝石8个细分行业产业链、供应链、技术链、销售链“四链图”,引导县市区、园区、企业在招商引资、布局产业、集链成群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局围绕新材料、新食品加工、高端装备重点领域“卡脖子”和产业基础薄弱问题,实施技术改造、供应链专项,“揭榜挂帅”建设银川产业基础工艺中心,推动基础再造,提升供应链水平。今年1-11月,市级“三新”产业规上企业完成产值409.77亿元,其中新材料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完成产值238.37亿元,同比增长108.5%;新能源产业完成产值92.5亿元,同比增长1.2%;新食品加工产业完成产值78.9亿元,同比增长20.2%。

三是紧扣项目建设,夯实稳增长基础。强化政策引导,出台《银川市实施“四大改造”攻坚实施方案》,实行“前引导+后补助”,实施节能改造专项、园区智能化改造专项,实施技术改造项目40个,实施四大改造项目59个,2021年1-11月,全市(不含厅局跨区域分劈项目)上报技改投资58亿元,同比增长28.3%,较1-10月增长21.9个百分点。市级(不含宁东和厅局跨区域分劈项目)上报技改投资21.3亿元,同比增长57.5%,预计全年技改投资将增长10%以上。

四是紧扣企业培育,激发发展活力。建立“千名干部包千企”机制,大力实施“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培育行动,构建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价体系,建立小升规后备企业培育库,兑现产值增量奖补、技改后补助等扶持政策,争取各类扶持资金2.9亿元,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今年以来,全市新增1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企业自治区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自治区“专精特新”示范企业,59家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升规企业20家。1-11月,占市级工业总产值70%的20户重点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63.15亿元,同比增长47%,高于市级工业产值增速13个百分点。

五是紧扣改革创新,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对各产业园区2020年度工作进行了绩效考核评价,突出固定资产投资、总产值、税收贡献、科技创新、数字化智能化改制等高质量发展指标,科学考核引导园区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改革思路,进一步明确各园区产业定位,创新园区财务、人事、薪酬改革,充分激发园区活力,发挥园区经济建设、招商引资、创新发展三个主战场作用。2021年1-11月,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49亿元,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5.68亿元,贺兰工业园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83.2亿元,永宁工业园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5.67亿元,银川综合保税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0.6亿元、苏银产业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58亿元。

六是紧扣产业数字化,推动一体化智能改造。构建银川工业大脑、园区、企业智能化改造三级一体化架构,推动形成全市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一体化态势,建设实施的“银川工业大脑”入选人民出版社《数字政府建设》,银川经开区、苏银产业园智能化整体改造启动,100家企业智能诊断完成,截至目前,培育智能工厂15家、数字化车间23个,实施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30个,建成投入运行工业互联网平台48个,产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七是紧扣绿色发展,倒逼企业转型发展。制定印发《2021年银川市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严格落实“四法一政策”,依法依规退出无效、低效产能,淘汰隆基乐叶500MW单晶光伏组件生产线、领航保温2万吨岩棉保温材料生产线落后产能。开展40户重点企业节能、节水诊断,为企业用能用水“问诊把脉”,挖掘节能潜力。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绿色工厂2家。1-11月,银川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54%,超出年度目标任务6.54个百分点,是五市一地降幅最大的地区。

二、2022年工作打算

总体思路:开局决定全局,起步决定后势。2022年是贯彻落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起步之年,银川市工信系统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四个继续走在前列”要求,以贯彻落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为主线,围绕 12347目标任务,聚力推动八个新突破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以“四大改造”为引擎,聚焦项目建设、园区改革、企业培育、节能降耗关键环节,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全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要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三新”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以上;工业节能降耗完成自治区下达目标任务;新增绿色工厂2个。

(一)聚焦“四大改造”,加快转型升级一是推进智能化数字化赋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完成100家企业智能诊断,培育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6个、建设“银川工业大脑”二期项目,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二是提升技术改造水平。实施技术改造专项,兑现技改后补助,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完成全盛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装备制造业30000吨/年电镀半自动化生产线技改恒康年产15000吨盐酸二甲双胍原料药(二期)等30个重点技改项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以上。三是实施绿色改造行动。加快先进节能节水和固废综合利用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组织实施2-3个绿色改造工业项目,提升企业能效水效四是加强结构改造力度。持续开展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摸底排查,围绕“三新”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揭榜挂帅”建设银川产业基础工艺中心,着力解决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卡脖子”配套和产业基础薄弱问题,推动“三新”产业产值突破500亿。

(二)聚焦工业能耗,践行“双碳”目标。一是推动工业能耗持续降低。压实县(市)区、工业园区监管责任和用能企业主体责任,及时通报工业能耗完成情况。监测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状况,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健全企业节能管理机制,规范能源消费统计核算。二是全力提升一般工业固废利用水平。加快推动灵武市煤矸石生态恢复治理利用提升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三是推动节水型企业创建。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实施节水改造,提高用水效率,强化用水管理,围绕重点行业开展节水型企业建设,力争创建节水型企业2家。四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鼓励企业推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创建自治区级以上绿色工厂2家。

(三)聚焦项目建设,推动集群发展一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建立重点工业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滚动调整,强化项目服务,加快推动中环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中钢年产2万吨特种石墨、蒙牛西北奶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百亿集群等重点工业项目,2022年,力争工业投资增长8%,列入自治区三个100重点项目40个以上。二是推动链式招商。深度挖掘“四链图”信息价值,深挖靶向企业关键人物和关键信息,共同组成产业招商小分队对园区初选的重大项目,实行班子成员包抓制“项目经理制 与园区一起招商分批分层次开展靶向精准招商。三是全力提升供应链水平。以“三新”产业为重点,依托龙头企业,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实施供应链专项6-8个,鼓励企业在市域内完成供应链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按照骨干企业供应链要求开展技术改造升级四是强化重点产业研究。围绕自治区“九大产业银川市三新产业”布局开展工业要素竞争力研究,对银川市土地、水、电、气等基础要素条件,区域配套、产业基础、比较优势等进行深度分析,结合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导向,找准产业发展症结,提出发展思路,形成2-3个产业研究报告

(四)聚焦园区改革,夯实载体建设一是继续深化园区改革创新。按照“一一园”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整合现有园区,理顺园区体制机制,构建园区与辖区新型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园区与县(市)区管理、投入、税收分配机制,充分赋予园区建设发展事权相匹配的财权,支持有条件园区搭建园区投融资平台,开展融资和投资业务。二是以企业化理念运营园区。以企业化理念创新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行管委会人员去行政化,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企业化管理体系给予园区自主决定聘任或解聘工作人员的权力,可探索对园区管委会主任在全国范围内社会招聘。三是赋予园区建设发展事权。赋予园区一定的决策权,让园区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扶持政策上有自己的决定权,让“园区说了算,有权能定事”、“园区的事园区办”。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按照园区需求和承接能力,授权园区办理,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事项全程代办服务制度。四是健全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强化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科技创新、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等高质量发展指标,进一步强化对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园区绩效工资计提直接挂钩,并作为园区市管干部和提拔使用年度考核的依据。五是强化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双提升。力争全年工业类园区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增长10%以上,功能性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以上。

(五)聚焦企业培育壮大主体规模一是强化企业服务。完善“工业强市”战略政策意见,健全政策,建立全市企业培育后备库,用足用好各项惠企政策,力争培养产值突破100亿元企业1家,产值突破30亿元企业1家,产值突破10亿元企业5家,产值突破1亿元企业10家,新升规入统企业20家。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制定印发《关于加快银川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企业分级管理、产值到位奖励以及系统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分类施策、精准支持力争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0家以上。三是抓好重点企业运行精准服务。借助“工业大脑”、国内先进的重点工业品价格监测平台,夯实运行监测基础,对全市30户重点工业企业开展精准运行服务,全面掌握企业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变动情况以及企业用电量、就业、税收等情况,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能力四是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围绕新材料、新食品等行业开展工业企业对标,积极引导企业对标先进,加强科技投入,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力争培育1-2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