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内容快速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教育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部门文件
索 引 号: | 640100-103/2019-00231 | 效力状态: | 有效 |
---|---|---|---|
发布机构: | 银川市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19-03-13 |
责任部门: | 银川市教育局 | 发布日期: | 2019-03-13 |
名 称: | 关于开展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的通知 |
各县(市)区教育局、各直属学校、幼儿园(含民办):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地名管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地名文化的部署要求,根据《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银川市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实施方案的通知》(银政办发[2019]37号)精神,认真落实《银川市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实施方案》的任务要求,做好我市教育系统开展摸、排、查、找不规范地名、校名、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名称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借助银川市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契机,立足规范地名管理,弘扬文化,提升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的语言文字规范化行动成果,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的不规范地名、校名和校园里不规范用语、用字的摸底排查,充分发挥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示范引领作用,宣传语言文字示范校的达标要求。
二、主要任务及工作步骤
(一)安排部署
各单位自接到文件后,要提高认识,明确学校在此次清查中的职责任务,在学校内部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全校师生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本次活动,为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对规范用语用字的自觉意识。
(二)清理整治
1.合理界定不规范地名、校名、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范围。
清理整治的范围主要是学校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名称中存在违反地名命名原则,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盲目崇洋媚外,借用套用外国地名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具体标准以附件2《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认定原则和标准》为依据。
2.各县(市)教育局、各直属学校、幼儿园(含民办)、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这次清查摸排中确定出不规范地名、校名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名称的清单。(清查出的不规范名称需要填写《不规范地名清单》)
3.落实不规范地名的标准化处理依据。
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第四条“(五)地名的命名应避免使用生僻字”。《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条“(二)地名的命名应反映当地人文或自然地理特征;(三)使用规范的汉字或少数民族文字。”《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名条例》第十条“(六)地名用字应当使用规范汉字,避免使用生僻字、同音字和字形、字音容易混淆或者产生歧义的字;除门牌号码外,不得使用数字命名地名。”《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名条例》第十一条“(一)有损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妨碍民族团结、字义低级庸俗的,应当更名。”
4.开展不规范地名信息及标识清理、更正。
本次清理工作不仅要清查不规范的地名、校名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名称,还要清查校园内的道路指示牌(幼儿园内的路标)、标语牌、宣传栏、教学楼上的校训、教室墙上宣传语等用语用字的规范化。
5.建立健全台账,做好资料收集整理
各单位要紧盯目标任务抓落实,认真对照不规范标准摸、排、查、找,建立台账,对检查出的问题尽快列出清单于3月18日之前上报到银川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市语委办将于3月19—21日深入到各学校抽查,并将存在摸、排、查、找出的问题进行统计汇总成书面清单,于2019年3月25日之前上报到银川市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便于落实下一步的整改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保障。为更好的完成本次摸底排查工作,市教育局成立工作小组,由市教育局和各县(市)区教育局分管领导牵头,各学校校长负责,各单位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实施,可聘请专家协助完成。
(二)压实工作责任。各县(市)教育局、市直属学校、幼儿园(含民办)、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要高度重视本次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工作,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如期完成清理整治任务。
(三)建立长效机制。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属学校、幼儿园(含民办)、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要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为契机,结合教育部、国家语委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意见》,按照各自职责职能积极健全完善地名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制度规范,成立工作小组,落实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目标,学校要发挥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示范的标杆作用。
(四)切实协同配合。在清查整治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与各学校要及时沟通,尤其是要正确掌握实施的基本原则,审慎稳妥,依法实施,更要体现教育特色,传承文脉。做到标本兼治,注重实效。
(五)强化宣传引导。各学校要借力本次清查整治之机,加大宣传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意义;引导师生认识规范使用地名的重要性;营造一种人人都能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良好风尚,使我们的规范意识不仅停留在规范地名的使用方面,更要在整个社会使用语言文字方面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六)落实经费保障。清理整治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公办学校可从办公经费列支,民办教育机构费用自行承担。
附件: 1.《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实施方案的通知》
2. 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认定原则和标准
3. 不规范地名清单
4. 不规范地名标志设置清单
银川市教育局
2019年3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