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教育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部门文件

索 引 号:116401000100860987/2023-00207 效力状态:有效
发布机构:银川市教育局 成文日期:2021-09-02
责任部门:银川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2021-09-02
名 称:银川市教育局印发《银川市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银川市教育局印发《银川市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 直属各有关中小学:

现将《银川市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 请遵照执行。




                  
银川市教育局
                  
2021年9月2日



银川市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

的实施意见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宁教基〔2021〕94号)要求, 为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现就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回应学生家长的现实需求和社会关切,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学校管理、多方参与的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机制, 综合施策,探索创新,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切实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学生的实际困难,持续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属地管理。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承担课后服务工作的主要管理职责, 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统筹规划,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并指导辖区义务教育学校“一校一案”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切实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二)坚持学校主导。各学校要专门成立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结合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实际情况,详细制定课后服务学期、月以及周工作计划并严格抓好落实,教师要认真策划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开展相关教研活动,改进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注重根据自身特色开展课后服务工作,避免“千校一面”,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的课后服务工作格局。

(三)坚持自愿参加。各学校要认真做好参加课后服务人数的摸底统计,主动向学生家长告知服务方式、内容、时间、费用等事项,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是否参加课后服务,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

(四)坚持全面发展。课后服务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围绕学生兴趣爱好,科学合理确定服务内容及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不得以课后服务名义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五)坚持公益普惠。课后服务坚持公益导向, 不得盈利。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活动场地和设备。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所需经费,可通过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对家庭经济

困难的学生学校可以减收或免收课后服务费用,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三、组织实施

(一)服务对象

课后服务对象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

(二)服务时间

课后服务一般在上学日下午放学后进行,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三)服务内容

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参加课后服务学生的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积极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提供基础托管。学校安排专人组织学生在指定场所自主进行复习、作业、预习或课外阅读等, 可进行学生作业个别答疑,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

2.开展特色活动。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可组织学生集体进行阅读交流、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体育运动、劳动实践、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兴趣小组等活动,最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积极探索实施第三方课后服务参与机制,根据本校设施设备、师资条件,可与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青少年宫合作,组织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或综合实践活动供学生选择,培养学生兴趣特长。
   
(四)人员配备

充分调动学校教职工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建以学校教职工为主的课后服务工作队伍,也可聘任离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士、大学生及其他社会热心人士等志愿者参与, 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志愿人员要严格把关并加强管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成立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府主导、部门监管、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课后服务工作机制, 明确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职责,压实工作责任。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加强课后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和需求,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课后服务工作合力。

(二)落实经费保障。根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教育厅关于基础教育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 (宁发改价格(调控)〔2021〕560号)要求, 由发改部门会同教育、 财政等部门, 按照规定的管理权限和定价程序, 综合考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培养成本、政府补助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核定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加强对课后服务经费的监管,保证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其他任何支出,对于违规使用专项补助经费或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的行为, 要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


   
(三)明确家校责任。各学校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和协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及时将申请程序、服务内容、人员安排、收费标准、时间安排等告知学生及家长,便于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保证课后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家长申请课后服务通过后, 应定期与学校签订协议。

(四)争取社会支持。各县(市)区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校内课后服务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赢得社会各界对课后服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学校要主动公开课后服务的方式、内容、财务收支和服务质量等有关信息, 接受社会监督。

(五)强化安全管理。各学校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压实课后服务人员安全责任,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防控措施,强化门卫登记管理和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突发情况应急预案。由学校组织在校外实施课后服务的,要加强与公安、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切实消除在交通、场地、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隐患, 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六)加强监督管理。各县(市)区要加强课后服务工作的监督管理,及时、准确地利用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开展情况直报系统(网址为 http/dc. emis. edu. cn/jcjy)更新工作动态。 将课后服务纳入教育督导范围,适时开展督导检查,推动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更好服务家长和学生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