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民政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部门文件

索 引 号:640100-108/2013-01364 效力状态:有效
发布机构:银川市民政局 成文日期:2013-04-01
责任部门: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13-04-01
名 称:关于印发2013年民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计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2013年民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计划的通知

机关各处室、基层各单位:

根据银川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银川市2013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任务书》要求,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银川市民政局

                          2013年4月1日

2013年民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计划

2013年是“六五”普法重要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深入实施关键一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突出重点、服务民生、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继续深化“法律六进”,创新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形式,巩固依法治理工作成果,着力打造“法治民政”、“现代民政”,着力提高民政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为加快推进“两宜”城市和“两区”建设的发展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以“六五”普法规划为主线,丰富普法内容,提升普法成效

(一)开展法制宣传,营造良好法制氛围 。完善法制宣传教育机制,把强化安全稳定意识贯穿于综治宣传工作中,把参加区市有关部门组织的集中宣传与结合民政业务开展的经常性宣传相结合,讲求针对性和时效性。在经常性宣传教育活动中,要结合民政业务工作实际,大力开展法制宣传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民间组织、进单位、进企业的“法律六进”活动。重点从以下6个方面开展民政法律、法规、政策的咨询服务活动,为依法管理与服务营造良好的氛围。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条例和社会救助政策;优待安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婚姻、收养登记的法律、法规和办理的条件、程序;民间组织的登记、管理工作和殡葬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和社区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老龄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民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把社会主义治理念教育作为党员干部必修课,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法治意识,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三)学习宣传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方面的法律法规,引导广大民政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勇挑重担,引导全市社会组织积极为“两区”建设作贡献。学习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方面的法律法规,共同营造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发展环境。

二、以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丰富活动形式,提高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一)继续深化“法律六进”主题活动。进一步夯实活动基础,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范围,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实效。积极开展“法律进机关”创建活动,不断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结合星级社区评定,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增强居民法制观念,提升社区自治、服务功能;结合社会组织党建,探索“法律进社会组织”活动,加快建立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社会组织体制。

(二)开展“5.12”、“12.4”、政法综治宣传月等主题活动。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创新形式。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打造“平安民政”。

(三)开展农村民风建设,抓好民主管理,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新农村建设水平。要建立市辖三区统一规范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全面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进一步细化现有社区网格,定人员、定职责、定经费,配备好相应硬件和应用软件。

三、以依法治理为核心,加大落实力度,提升民政工作整体水平

(一)完善行政决策机制。规范决策程序,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进一步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健全重大决策事项调查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制度。确保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二)依法规范民政行政职权。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执法主体合法、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使用法律文书符合法定形式。改进和创新执法方式,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下放审批层级,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推进并联审批。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四)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严格落实《银川市民政局推行行政处罚立查审分离制度的实施方案》,把握自由裁量权基准,执行好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确认等行政行为中的裁量权,减少和杜绝行政执法的随意性。进一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五)做好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模式。根据银川市2013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任务书要求,充分发挥民政职能作用,探索社区治理结构新模式,理顺居民委员会与基层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的关系,完善社区自我服务和公共服务体系。探索推行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评价工作,促进社会组织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建立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有效解决无物业管理小区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问题。

四、做好信访工作,解决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

要认真执行《信访条例》,强化信访程序,做好日常信访接待、办理工作。坚持局领导信访工作日和重要信访包案制度,坚持群众上访和干部下访相结合,着力解决民政对象和其他服务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提高工作效率,“遇事马上就办”。完善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预案,准确掌握上访动态,及时发现化解不稳定因素,防止越级访和非正常访的发生。认真落实《进一步加强民政信访工作制度》,搞好调处维稳,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和问题。按照登记、督办、回复的程序,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要坚持定期排查、集中排查、滚动排查、日常排查有机结合,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做好全国两会、国庆节、元旦等时期的排查和安全稳定工作。要结合落实退役人员政策、社会救助政策、村居委员会建设、殡葬管理等民政业务工作,开展专项矛盾排查化解。确定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原因,明确包案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并制定调处措施,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严格落实规章制度,确保机关安全无事故

对干部职工要不断地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做好纸质文件材料、计算机网络等保密工作。加强局机关、财务室、档案室等重点部位的防范,对重点部位做到经常检查和维护。坚持日常值班、重要时期领导带班制度,做到无脱岗、漏岗现象。年内确保局机关及局属单位的干部、职工无违法犯罪;无火灾、爆炸及其他责任事故;无严重交通事故和一般交通事故。

六、加强民政队伍建设,为维稳工作提供保障

一是建立并完善“思想道德、制度机制、监督预警”三道防线,深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二是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廉洁从政、乐于奉献的新风正气。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真正成为群众感情上的贴心人、呼声上的代言人、权益上的维护人;三是在能力建设上,提高干部职工科学发展民政事业的谋划能力、破解难题的创新能力、处置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应对能力、汇聚各方力量推进工作的协调能力和宣传组织群众正确反映情况的表达能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