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内容快速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民政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议案建议提案办理
索 引 号: | 11640100010085992G/2024-00121 | 发布日期: | 2023-08-28 |
---|---|---|---|
发布机构: | 银川市民政局 | 责任部门: | 银川市民政局 |
名 称: | 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069号提案“关于对老地名保护和利用”的答复 |
陈建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对老地名保护和利用的提案收悉。该提案由银川市民政局承办。市民政局在接到委员提案后,组织人员就做好办理工作进行调研论证,制定了办理方案,于2023年5月22日召开银川市民政局建议、提案专题部署会,指定由区划地名和社会事务科负责办理落实。办理过程中,于5月22日和委员进行了沟通,深入了解了有关情况,听取了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办理结束后,告知并征求了委员对办理结果的意见,经局长井胜审核同意,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老地名保护,扩大老地名影响力和知名度
目前完成事项:一是《银川市城镇地名命名办法》在专名命名中明确了对老地名的保护原则,如“城区地名专名的选择以保存当地历史文化,记录地域原始景观特征的老地名优先,尽可能弘扬地域文化特征”“三区内一般道路及巷道专名在不违背本地命名法则的基础上,对新建街巷所在地原有地名尽可能留用”。同时,《银川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提升银川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的实施方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银川段)建设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的相继出台,为老地名保护利用工作提供内生动力和法律支撑。二是在地名命名工作中严格执行《地名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聘请宁夏地名学会对地名的撤销、更名、命名等审慎研究论证,提出拟命名意见并报市政府专题会议、常务会议研究。近年来,本着保护老地名的原则,未对正在使用的老地名进行撤销或和更名。三是探索开展历史地名文化宣传工作,2023年出版了《银川历史地名考》(第一辑),对银川市先秦两汉至1958年的历史地名进行了系统梳理;组织各县(市)区采取多种渠道宣传历史地名,如灵武市在“走进灵武”视频号发布多期《文管所长说灵武地名故事》视频,深受市民喜爱。四是在新建街、路、巷、桥命名过程中优先选择老地名,2022年,我市共对25处新建街、路、巷、桥进行了命名,其中4座桥梁(湛恩桥、威远桥、双渠口桥、威堡桥)使用了老地名。
正在推动的事项:一是编制印发《银川市关于“打造‘五型’地名 留住美丽乡愁”活动方案》,探寻辖区内山川、河流、建筑物、风景名胜、街区等地名的含义、由来、变迁,挖掘地名文化内涵,做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二是开展《银川历史地名考》(第二辑)编纂工作,对银川市1958年至今的老地名进行系统梳理研究,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初稿校对工作。
下一步落实事项:适时编制银川市地名规划,加强红色地名、历史地名保护宣传。
二、强化老地名标志设置,留住乡愁记忆
目前完成事项:一是目前,我市对具有历史渊源的园宅、建筑物等,在原址附近修建碑记,在“城中村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基本将原村名移植使用,为村民留下乡愁记忆。二是积极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国务院最终确定了银川市不可移动文物434处,同时,我市还确定了30处遗迹标识点,为老地名保护利用工作奠定了基础。
正在推动的事项:收集、整理与地名相关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人文故事等内容,丰富图录典志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进行展示宣传,“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唤起居民的故土之恋和桑梓之情。
下一步落实事项:探索开展老地名标志设置,协调相关部门对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老地名进行梳理,完善老地名名称、文化价值、历史背景等信息内容。
三、严格地名命名程序,彰显区域文化特色
目前完成事项:一是银川市民政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每年定期组织各县(市)区对新建未命名道路桥梁等进行摸排,在完成未命名道路摸排后协调自治区地名学会专家和当地学者进行实地踏勘调研,召开座谈会确定拟命名意见,公开向市民就拟命名方案征求意见建议,在征求意见结束后整理资料并提请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确定新建道路桥梁命名,最后将新建道路桥梁等正式名称在新闻媒体进行公示并函告公安、交通、市政等相关部门更换标识牌。二是在历次地名命名工作中,严格遵循“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群众乐于接受、好记易懂”的原则,所有拟命名道路均做到向群众公开征求意见建议,例如,今年8月4日就金凤区湖畔嘉苑内部9条道路命名方案在银川日报刊登了《征求意见公告》,在征集意见期间共收到市民反馈意见1条。
正在推动的事项:针对经地名专家研究论证后未被采纳但好记、好听、易懂的拟命名意见,由地名学会择优进行储备,供今后新建设的道路、桥梁等选择使用。
下一步落实事项:探索建立银川市地名专家库和备用地名储备库,在继承优秀传统地名文化的基础上,提升新生地名的文化内涵。
四、积极推进地名标准化工作,有序清理不规范地名
目前完成事项:一是民政、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定期对小区(楼宇)、酒楼饭店、公交站名、道路街巷等不同类型地名进行摸底、梳理、规范。对城市户外广告、标语牌、画廊、橱窗和商户门头牌匾进行摸底排查,集中清理整治不合规范的名称标识,出动执法人员739人次,检查户外广告1076条次,责令整改2起。对各类媒介发布的房地产广告中使用不规范地名进行监测预警,截至目前,共监测各类广告46820条次,暂未发现使用不规范地名情况。对自治区民政厅反馈的不规范地名信息,组织各县(市)区民政局进行实地核查,督促相关经营主体进行整改。二是科学处理使用时间较长、已经被群众所认可的不规范地名,通过过渡性办法进行整改。为尽可能减少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民政、住建等部门在督促相关经营主体完成不规范地名整改后,将审核通过的规范名称函告公安、市场监管、教育、审批等部门,市民在办理户籍登记或变更、工商注册等事项时,携带相应资料后可一次性办结。
正在推动的事项:对2023年排查出的7处公交站牌存在不规范现象(均依据周边标志性建筑楼宇地名取名),由住建部门督促相关主体完成整改后,由交通部门统一对公交站牌名称进行调整。
下一步落实事项:常态化开展不规范地名摸底、梳理、整治工作,有效巩固地名标准化、规范化成果。
五、加强地名文化建设,打造地名文化品牌
目前完成事项:一是为方便文旅、交通、市政等部门运用区划地名数据、推广历史地名文化,银川市民政局于2023年打造了“银川市区划地名信息管理系统”,计划将近年来梳理的历史地名信息融合到系统中,截至目前,该系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二是为充分发挥标准二维码门牌智慧城市建设“微载体”和历史地名文化宣传“微阵地”作用,银川市民政局连续两年开展二维码门牌更换工作,截至目前,已更换10万块门牌,未来将依托二维码门牌集合社区工作人员、民警信息及相关便民服务信息,在实现门牌管理信息化的同时,将历史地名文化、旅游名胜等内容融入其中。
正在推动的事项:促进地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利用电视、新闻、报纸等媒体平台以及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型互联网宣传手段,多维度、多视野、多层次宣传我市历史文化和地名文化。
下一步落实事项:督促各县(市)区确立本辖区内的地名文化试点,结合实际打造地名文化馆,利用特色街区、小微公园等场地设施搭建优秀地名文化宣传平台。按计划将历史地名信息融入“银川市区划地名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各部门对银川历史地名研究成果的运用。不断丰富拓展二维码门牌功能,有效发挥其地名文化宣传载体作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