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审计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审计公告

索 引 号:116401000100859680/2024-00058 发布日期:2024-10-22
发布机构: 银川市审计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审计局
名 称: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审计机关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论述精神,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大数据审计,依法忠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根据审计法规定和市委审计委员会批准的审计项目计划安排,市审计局组织对202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共完成审计项目36,提出审计建议193条,在提高财政资金效益、防范债务风险、推动重大政策落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促进权力规范运行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审计监督保障作用。

审计结果表明,2023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监督指导下,大力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聚力高质量发展,全力组织收入,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3.8%,抢抓机遇争取转移支付227.56亿元,高质量发展基石不断夯实,经济发展进中向好。聚力高水平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推进化解政府性债务97.42亿元,保障三保支出110.85亿元,安排安全生产支出6.54亿元,有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安全运行。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民生为本,2023安排就业、医疗、教育、乡村振兴、污染防治等支出55.96亿元,切实兜牢社会发展责任。聚力推进审计整改,构建党委统一领导、人大加强监督、政府主导落实的整改工作格局,形成整改合力。截至20247月末上年度审计查出问题已完成整改或完成阶段性整改483个,整改率95.83%其中,立行立改问题359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分阶段整改问题90个,完成整改62个,完成阶段性整改7未完成整改21;持续整改问题55个,完成整改26个,完成阶段性整改29以审计监督促进收回财政资金11.18亿元非税收入入库7047万元,制定完善规章制度106

一、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聚焦财政体制改革财政资金绩效预(决)算管理效果、风险防范化解等方面,组织开展了市本级财政管理、部门预算执行及金凤区财政决算审计

(一)市本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财政预(决)算编制、财政管理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预算编制不精细。市本级2023年代编预算1.16亿元未细化到具体单位和项目。二是财政支出效益有待提升。年初算安排资金3.25亿元未执行;以前年度预算安排资金1698万元闲置两年以上未发挥效益。三是部分转移支付资金未及时分配下达。1.17亿元级转移支付资金未及时分配下达至具体单位和项目。四是财政管理水平有待加强。市本级2023年暂付款化解任务未完成;30个单位决算报表账表不符。

市本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本级19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收入监管有待加强。8个执收单位非税收入8.54亿元应收未收或应缴未缴;2家医院医疗费用存在重复和分解收费的问题二是预算单位收支不合规。8个单位扩大开支范围使用资金347万元3个单位存在公款私存的问题三是预算资金绩效发挥不足。3个单位预算资金3.18亿元闲置未发挥效益;6个单位项目绩效自评结果不实或未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四是项目实施监管不到位。3个单位11个项目在审批手续不完备的情况下开工建设;个别单位部分项目中标人提供虚假资料谋取中标。

(三)县(市、区)财政决算审计情况。重点金凤区人民政府财政决算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收入决算不实。多记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1816万元未按规定核定并收取2家国有独资企业应交利润二是支出决算监管不力。未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前置条件,批复支出预算资金1.64亿元虚列财政支出300万元三是财政管理有待加强。少记国有股权投资5570万元2019年以后新增暂付款累计余额超过5%的规定比例

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审计情况。重点对市本级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项目收益远低于预期。市本级6个专项债券项目实际无收益,无法依靠项目收益还本付息,增加了财政支出责任。二是债券资金未及时使用。7个项目由于延期开工等原因,3.27亿元专项债券资金未及时使用。三是腾空土地使用效益不佳。5个棚改项目腾空土地3780亩闲置未发挥效益。

(五)PPP和特许经营项目审计情况。重点对市本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及特许经营项目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使用者付费应收未收增加财政支出压力。2管廊项目应收未收入廊费和运营维护费,增加了财政未来支出压力。二是特许经营权转让收入收缴不及时。国有公共停车场特许经营权转让收入1.21亿元未及时收缴。三是项目运营效益不佳。2管廊项目因前期调研不充分等原因,建成后资产利用率不高。

二、重大政策落实及重大项目审计情况

聚焦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促进文化惠民等方面的部署要求,组织开展跟踪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5

(一)交通疏堵“6+N”工程跟踪审计情况围绕改善人民群众出行环境,继续认真做好交通疏堵“6+N”跟踪审计,督促各参建单位整改问题169个,整改率为97.6%;核减团结路等10个项目工程价款1180万元;完成民族街等3个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

(二)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资金管理使用专项审计调查情况。重点审计了市本级和3个辖区海绵城市政策落实、项目及资金管理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项目实施规范化有待提升。4个单位40个项目未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专项审查二是项目建设监管责任履行不到位。4个单位37个项目在审批手续不完备的情况下开工建设;3个单位4个项目存在招投标不规范、提供虚假资料骗取中标等问题三是资金使用有待规范。2个单位4个项目少付进度款828万元;3个辖区中央海绵城市专项资金2266万元闲置未发挥效益。

)银川市葡萄酒产业政策落实及资金使用专项审计调查情况。重点审计了葡萄酒产业政策落实、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部分目标任务未完成。2个市(区)未按目标要求完成葡萄酒庄等7个项目的建设任务。二是项目监管不足。部分项目合同条款未履行致使工程项目存在安全隐患;部分项目未按规定进行评审。三是资金管理不规范。项目资金1093万元结余两年以上未上缴统筹使用;14万元资金未按规定用途使用。

(四)银川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落实及资金使用专项审计调查情况。重点审计了市本级和6个县(市、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落实、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不完善部分县(市)区建立补助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使用效能考核评价制度。二是资金使用不合规。6个县(市区扩大范围使用公共文化服务资金265万元;2个辖区截留、挪用街道文化站免费开放补助资金193万元三是项目管理不规范。2个县(市)违规支付演出活动费用473万元;个别擅自改变公共文化设施用途,由企业无偿使用

银川市本级园林绿化项目建设管理专项审计调查情况。重点审计了市本级园林绿化政策落实、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绿化管理措施不到位。未对各类绿地8159公顷实行绿线管制;未建立质量安全和诚信行为动态监管机制。二是绿地监管有待提升。2个单位临时占用绿地638超过约定期限一年以上。三是绿地占用费执收不规范。沿用废止收费标准收取绿地占用等费用4907万元。

三、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民生大事关键小事组织开展专项审计5

(一)银川市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情况。重点审计了永宁县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惠农财政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未将2项到人到户补贴项目动态纳入一卡通政策清单;未通过一卡通平台发放耕地轮作休耕补贴资金130万元。二是惠农补贴发放监管责任落实不力。违规向集体土地、已改变用途耕地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361万元。三是惠农补贴管理工作有待提升未建立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发放责任追究制度,未集中公开补贴政策及发放情况。

银川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管理运营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本级卫生部门和3个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政策落实、资金投入和管理使用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政府保障机制落实不到位。2个辖区未及时足额拨付政府保障机制经费;3个辖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经费未拨付到位。二是违规使用社区卫生资金。2个辖区5家民办社区卫生服务站挪用单位资金1288万元出借给个人及其关联方使用;2家民办社区卫生服务站收入121万元公款私存。三是社区工作人员管理使用不合规。3个辖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岗位空挂备案制工作人员17名,多付政府保障机制经费61万元。

银川市福利彩票公益金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市本级和6个县(市区福利彩票公益金的管理使用、绩效管理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福彩公益金统筹管理不到位。部分县(区)福彩项目资金103万元结转两年以上未上缴统筹使用擅自调整福彩公益金使用方向。二是居家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项目政策落实不到位。市本级及4个县(市、区)违规为68名不符合条件人员进行重复改造;市本级及3个县(区)超范围支付改造项目资金140万元。三是福彩公益金项目监管责任缺失。市本级及2个辖区部分项目供应商违约以低价产品替代高价产品,民政部门仍以约定价款结算;3个县(市)部分项目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四是项目资产闲置或被占用。市本级及3个区(市)部分福彩项目资产闲置未发挥效益,涉及金额683万元。

银川市医用高值耗材供应保障专项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口腔专科医院医用高值耗材采购政策落实、管理使用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医用耗材网采政策落实不到位。为完成网采率任务要求,虚报采购金额829万元。二是违规收取耗材和诊疗费。通过过度检查、串换诊疗服务项目等方式多收诊疗费。三是医用耗材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建立医用耗材遴选制度和医用耗材评价体系,未开展全过程监测。

银川市应对“9.20”突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专项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市本级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管理使用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有:是物资采购不规范。采购4729万元防疫物资未签订采购协议。二是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升。未建立完善医学观察隔离场所应急处置机制,集中隔离场所隔离人员、用餐、住宿等必要资料管理不到位,导致费用结算依据不充分。三是物资管理不到位。3个单位结存284万件(个)防护服等物资闲置;回收的空气消毒机等应急物资9100件(个),未办理入账手续,未对回收已损坏物资进行处置。

四、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聚焦国有资源资产保值增值,防范国有资源资产流失,山林权改革、市属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

(一)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3家国有企业资本运营、资产及项目管理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企业投资存在损失风险。对出资企业监管不到位控股子公司违规开展虚假贸易等经营活动。二是企业资产及项目管理不到位会计信息不实,涉及金额1762万元;资产出租收入3055万元应收未收、房屋资产844长期被无偿占用2个采购项目投标单位之间串通投标三是企业经营考核体系不健全。未将子公司资产负债约束纳入集团考核体系、未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高负债企业资产负债率。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情况。在财政部门预算执行、经济责任审计中,重点对27个单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资产管理存在薄弱环节。17个单位资产账实不符,涉及金额4064万元;体育设施资产闲置未发挥效益,涉及4050㎡;7个单位连续多年未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二是违规处置和使用国有资产。6个单位未经财政部门审批违规处置或出租国有资产;3个单位体育设施、场地无偿出借给个人或公司使用。三是资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424套公共租赁住房2.57万㎡未入账核算;4个单位4个已完工项目未及时转入固定资产。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

1.银川市山林权改革专项审计调查情况。重点审计了市本级和6个县(市、区)山林权改革、林草重大政策落实及重点项目管理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业用地监管责任有待加强。4个县(市、区)3494亩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被违规占用、445亩林地被非法改变用途或被破坏;2个县67宗林地5.91万亩林权证证地不符或四至不明。二是山林权改革工作落实不到位。2个县(市)未组织开展草原监测评价和草原资源专项调查工作、未建立草原管理档案三是山林权改革配套制度不健全。3个辖区未制定山林资源政府回购管理办法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等制度。四是林业专项资金闲置。5个县(市区林业专项资金2937万元闲置一年以上未发挥效益。

2.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自然资源资产政策落实和监督职能履行、资金使用绩效和项目建设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制不完善。未建立农田建设项目管护经费合理分担保障机制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二是资金监管责任落实不全面。53不符合条件的渔业项目实施主体获取补贴资金。三是农业项目基础工作有待加强。部分项目档案重要证明资料缺失,未对项目评审结果进行公示;部分项目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履约验收回避制度。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力度,推动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批复的刚性约束和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程度;加大部门预算执行监督检查力度,从源头上提高资金效益;加强预算收入征缴动态监管,建立财政、税务、征收部门相互协同机制,做到非税收入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二)提升惠民资金管理水平,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教育、医疗、就业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大事关键小事健全制度机制,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实见效;紧盯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工程和资金支出情况,持续推进民生资金规范高效使用,提升惠民效益。

(三)防范化解突出风险隐患,促进高质量发展。强化债券资金使用监管,提高专项债券使用规范性和及时性;进一步落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经营情况监管责任,提升国有企业经营效益质量建立和完善监督考核制度,加强部门资金使用绩效考核,提高债务资金使用绩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四)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经营管理,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益,确保国有资本、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出租、出借、使用等事项的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健全完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分工明确、衔接有序、信息互通、协调配合的联动监管机制,进一步提升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效能。

)强化审计整改落实,持续提升审计整改成效。强化整改措施分类指导,压实审计整改主体责任,推动审计整改取得实效;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坚持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一体推进,发挥审计预警和服务作用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人大监督、组织人事监督之间的协同衔接,确保整改成效

本报告反映问题,市审计局依法征求了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出具了审计报告,对重大违纪违规线索,已移送相关部门查处审计将持续跟踪督促,提高整改成效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