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部门信息公开 > 银川市统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数据图解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市统计局 2024-12-17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今年以来,全市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加快各项增量和存量政策落地,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对企服务,经济向好因素不断累积增多,“冲刺50天决胜四季度”行动成效显著。1-11月份,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持续向好走势,工业保持较快增长,投资消费继续攀升,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就业物价保持稳定。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能源供给保障有力
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制造业增长10.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股份制企业增长8.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4.5%,民营企业增长14.7%。分行业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39.6%,医药制造业增长17.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3.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8%。分产品看,互感器同比增长6.6倍,工业机器人增长38.5%,滚动轴承增长18.1%,铝材增长34.9%,化学药品原药增长35.5%。从能源供给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7155.26万吨,同比增长3.9%,焦炭产量650.62万吨,增长1.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1046.16亿千瓦时,增长4.9%,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风电和光电)137.59亿千瓦时,增长26.7%。从企业效益看,1-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3.15亿元,同比下降33.4%。
二、投资持续向好,工业投资强劲
1-11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比1-10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4%。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25.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下降33.3%,高技术服务业增长54.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同比增长24.9%,民间投资下降0.6%。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1.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1%。工业投资强劲。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6%,拉动全市投资增长6.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5.1%。全市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229.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9%;实现销售额195.24亿元,下降30.1%。
三、消费市场继续回升,网络零售蓬勃发展
1-11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90.42亿元,同比增长12.2%,比1-10月份加快1.7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87.88亿元,同比增长1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4亿元,增长25.5%。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3.12亿元,同比增长3.4%;商品零售377.30亿元,增长12.5%。按商品类值看,汽车类商品零售额190.87亿元,同比增长23.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14.78亿元,增长6.2%;粮油、食品类销售额46.90亿元,增长1.8%;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57.57亿元,增长9.1%。网络销售蓬勃发展。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54.96亿元,同比增长1.2倍,比1-10月份加快4.5个百分点,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8.7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网络零售额增长2.5倍,拉动增长9.3个百分点。绿色智能商品消费增势较好。智能手机零售额同比增长51.4%,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52.2%,可穿戴智能设备增长32.5%。
四、财政收入持续回升,金融存贷平稳运转
据市财政局统计,1-11月份,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8.62亿元,同比增长5.8%,比1-10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金融存贷平稳运转。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实现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380.34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实现住户存款3421.84亿元,增长11.4%。全市金融机构实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136.23亿元,增长2.9%,其中,短期贷款增长9.2%,中长期贷款增长0.9%。
五、消费价格降幅收窄,居民就业总体平稳
据国家统计局银川调查队统计,11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6%,降幅比10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0.9%。1-11月份,CPI下降0.3%,与1-10月份持平。居民就业总体平稳。据市人社局统计,截至11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55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3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4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41万人。
总的来看,11月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组合效应继续释放,经济向好因素不断累积增多,当前正值冲刺收官、决胜全年的关键时间节点,全市上下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围绕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加强预判预警,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推动存量政策落地落实,加快增量政策释放显效,咬住目标不放松,以冲刺决胜之势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