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部门文件

索 引 号:640100-132/2019-00314 效力状态:有效
发布机构: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成文日期:2019-11-27
责任部门: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9-11-27
名 称: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关于报送 2019年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关于报送 2019年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市政府:

根据《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重点的通知》要求,为全面总结2019年工作,查找不足,科学谋划2020年全市审批服务全面工作,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市审批服务管理局认真梳理总结了全年工作,并详细制定了明年工作计划,现将报告随文呈上,请审阅。

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2019年11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2019年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银川市审批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银川市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市委工作要点、市政府工作报告,以党建为引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以“五个为”“六个一”为统揽,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大胆创新、努力突破,统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商事制度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合力破解影响市场活力和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人民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明显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改革任务。预计全年办理商事审批89487件,办理项目审批429件,全市办理政务服务766.18万件,其中市级 452.68万件,6个县(市)区313.50万件。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2019年亮点创新工作

1.创新推出“1230”审批服务模式,倾力打造全国新标杆。“1”是实现开办企业1日办结,“2”是不动产登记平均2日办结,“3”是项目报批立项到施工许可30个工作日办结,“0”是努力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向“群众零跑路”转变,成为全国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项目报批最快城市之一。

2.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擦亮银川品牌。参加了由国家发改委组织、41个城市参与的首度全国营商环境测评,在18项指标中,银川市政务服务、企业开办两项指标成为全国领先标杆,不动产登记、电力报装两项指标成为全国一流标杆,全面打响“政策更优、成本更低、审批更少、办事更快、服务更好 ”的“五好”品牌,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南有衢州、北有银川”的高度评价。

3.创新推出商事登记5“1”5“0”模式,成为企业开办最快城市之一。 5个“1”具体为:一枚印章管审批;一门一窗全办完;一个小时领执照;一次联办全准营;一天开办全完成。5个“0”具体为:零证明、零表单、零费用、零用时、零跑路。在10月28日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会上,我市因此项改革获得一致好评,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予以推广。

4.以“四个聚焦”为导向推动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成为项目报批最快城市之一。即聚焦集成审批力促项目审批更高效、聚焦容缺承诺力促项目审批更简约、聚焦全程代办力促项目服务更精益、聚焦多验合一力促项目早达效。通过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验合一、并联审批等举措,打造了30个工作日获得施工许可的新标杆,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为自治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获得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通报表扬贡献了“银川力量”,得到了住建部的充分肯定;银川市精简审批环节、实行告知承诺制和辅导服务3个典型经验被住建厅发文通报表扬。

5.银川市成功获得第十六届全国政务服务工作交流研讨会举办权在9月29日昆明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政务服务工作交流研讨会上,我市凭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政务服务走在前列和一枚印章管审批等先进做法脱颖而出,成功获得第十六届全国政务服务工作交流研讨会举办权。

(二)2019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狠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1230”审批改革。聚焦“准入不准营”“项目审批周期长”“不动产登记难”“来回跑反复跑”等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在“一门受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体式集成审批”基础上,积极推行以“1230”为主要内容的第三轮审批服务改革,经过不懈努力,成为全国开办企业用时最短、不动产登记效率最高、项目审批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实现了从“最多跑一次”向“群众零跑路”转变,全面开启优化营商环境新征程。“1”,即实行工商注册、银行、税务“一点受理、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最快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2”,即推行不动产登记、纳税、交易窗口“一窗受理、并行服务”,不动产登记平均2日办结。“3”,即推行“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验合一”,在全国率先出台社会投资类建设项目审批容缺承诺制实施意见,对社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等17个审批事项、59份材料实行容缺承诺办理,容缺比例达40.7%,实现项目报批全流程30个工作日内办结。“0”,即推行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免费快递送,完善银E通手机APP,52项政务服务掌上办、490项政务服务预约办,网上可办率达到92.7%,个体工商户登记实现“零跑路”。

2.狠抓放管服”改革持续释放经济活力始终坚持把“放管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加快推进政府职能在服务市场主体、服务老百姓的根子上突出“转”,在路径上突出“变”,在成效上突出“实”。一是持续简政放权,“放”出市场活力。全面贯彻国家2018年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法无禁止即可为,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面取消60项涉税证明材料以及30余项便民服务事项证明材料,致力于打造“无证明之城”;针对企业转型升级,向全市9大园区一揽子下放52项审批事项,支持苏银产业园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启用银川行政审批专用2号章,实现了园区的事园区办;致力于权责统一,向各县(市)区一揽子下放15项审批事项;致力于就近办,在社区配备98台自助服务终端机,与商业银行合作建立15个商事代办点,实现营业执照就近可办,设立10家不动产登记代办点,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就近可办。二是创新监管方式,“管”出公平公正。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两库一单一细则”;探索开展跨领域联合抽查监管新模式,实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深入推进审管互动与互联网+监管,实现了审批与监管、执法的良性互动、有效衔接;推进信用监管,制定了32余项诚信建设制度,全面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和红黑名单制度,年度实施核查215人、企业24272户,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对食药、环保、卫生等重点行业实施重点监管,对“四新经济”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三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服”出贴心高效。按照“银川之窗、市民之家”的全新定位改造升级市民大厅,设计制作“银川之窗、市民之家”Logo标识,提出政务服务理念及愿景,打响“掌上办、真好办”银川政务服务品牌,加快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行“四减一优”(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限、减费用、优服务)。智慧政务“一张网”实现6个县(市)区、51个乡镇(街道)、485个村(社区)全覆盖,开发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三大功能板块为一体的“银E通”APP,可提供490项事项手机预约、1132项事项的在线查询,对52项办理频次较高的事项可通过APP直接办理;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明细表,初步构建了3级架构、4个分标准体系、覆盖了758项标准的标准化服务管理体系;全面推行“综合窗口”改革。围绕“关联事项一次办”,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集成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模式,将原有47个审批窗口压缩为19个综合窗口,改革后,商事登记每窗每天平均办件由改革前的15.5件提升至34.4件,每小时办件由2.1件增长至4.9件,群众等待时间由1.3小时降至0.4小时。

3.狠抓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按照“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原则,围绕政策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优化,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今年3月份,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设立指挥部办公室和银川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制定印发了《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2019-2020行动计划》和九大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了150条具体改革任务。一是全力抓好测评。牵头组织完成了优化营商环境首次国家测评第一阶段部门填报和第二轮企业填报工作,在此次营商环境评价中,银川位居参评41个城市前列,特别是开办企业、登记财产、政务服务等领域全国领先,受邀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大会和东北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进行经验交流发言。二是全力建好机制。建立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商、督查督办、绩效考核、研讨交流、投诉举报、信息发布6项制度,在市人民政府网站设置优化营商环境专栏,用制度规范强化工作。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一高三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报告2份。三是全力抓好督查督办。建立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定期督查整改,下发整改通报,以改促优,召开政企营商环境对接会10余场,设立“12345”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热线,下发各类督查通报、督办单20余期,共整改落实问题77条,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56条。四是合力抓好宣传推广。召开全市营商环境政策解读会,在各县(市)区、园区、市委党校培训班、智慧城市峰会开展营商环境宣讲6场次,在全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讲活动,加快复制推广北京、上海等先进经验做法工作。

4.狠抓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创业创新活力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和“准入门槛高”“准入不准营”等顽疾,统筹推进“负面清单”“证照分离”“多证合一”“照后减证”等改革举措,积极借鉴国际国内先进做法,创新性推出企业开办5“1”5“0”模式,( 5个“1”具体为:一枚印章管审批;一门一窗全办完;一个小时领执照;一次联办全准营;一天开办全完成。5个“0”具体为:零证明、零表单、零费用、零用时、零跑路。)企业开办时限大幅压减、成本有效降低,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为:一是企业开办流程优化,办理时间明显缩短。全程跟踪企业办理环节,成立商事服务大厅,解决了群众办事多头跑、来回跑、反复跑的问题。截止11月底,全市(市辖三区)登记企业12726户,一次办好、用时半天的3885户,占比30.53%。企业1个小时取得营业执照,1个小时获得公司印章,1个小时办完税务事宜,1个小时完成商业银行开户,1日内开张营业已成常态化。二是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创业活力明显增强。今年1至11月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46575户,同比上升27.06%,其中企业15688户,同比上升20.52%,个体户30887户,同比上升30.66%。是企业活跃度不断提升,吸引投资能力明显增强。准入准营便利度逐步增强,办事成本显著降低。截止11月底,全市实施社会投资项目1195个,总投资2249.77亿元。四是深化证照分离 ,“1+N多证联办”改革效应持续放大。引导市场主体通过“一张表格、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表通办、一套材料”同步发起多个事项的申请,实现申请人办事成本和审批部门行政成本的双降低,69项准营证实现了“多证联办”,截至11月底,已办理“1+N多证联办”事项248件,为市场主体节约办事成本约1200余万元。

5.狠抓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按照国家“四个统一”的改革总体要求,紧紧围绕项目报批全生命周期,统筹做好“减、放、并、转、调”五大文章,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力组织各成员单位推进69项改革任务落实落细落地。聚焦集成审批力促项目审批更高效。建成“工程项目审批改革大厅”,将涉及项目立项备案至竣工验收、市政公共设施接入审批事项的26个部门和水、电、气、暖报装单位全部纳入大厅整合,实现项目报批闭环运行,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办理、实时跟踪、联合审验、限时办结”,有力推进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效。1-10月,全市(市辖三区)共办理新立项新开工社会投资类建设项目38个,其中14个项目审批时限控制在30个工作日内,平均用时48个工作日,初步实现了社会投资类项目立项至施工许可30个工作日内办结。比银川市第二轮改革前109个工作日效率提高近4倍。聚焦容缺承诺力促项目审批更简约。制定印发的《银川市社会投资类建设项目审批容缺承诺制实施意见(试行)》(银政办规发〔2019〕6号),对审批全流程中40.7%的非核心要件(共59份)进行容缺,反响热烈,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目前全市采取容缺承诺办理项目已达28个,涉及建设规模总计497.86万平方米,总投资20.298亿元。在今年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期间,督查组认为银川市的容缺承诺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落到了项目,发挥了效能,值得在全国学习和推广。聚焦全程代办力促项目服务更精益。完善“一网一库一图一员一策”(建立园区联系服务网,完善企业项目服务库,落实动态跟踪进度图,指定项目跟进服务员,制定多套服务政策)企业项目服务机制,在积极靠前服务园区项目报批的同时,扎实做好全市项目全程代办帮办服务。印发了《银川市企业投资项目代办服务管理办法(试行)》(银工改办〔2019〕12号),围绕企业投资项目各审批阶段涉及的办理事项,精心设计每个细节,向申请人提供量身定制的一揽子个性化服务,先后为银川物美大数据中心、吾悦广场等30个重点项目全程提供个性化代办帮办服务。聚焦多验合一力促项目早达效。印发《银川市工程建设一体式综合验收管理办法(试行)》(银工改办〔2019〕13号),将涉及14个部门的19个验收事项按“串并结合、切实可行”的思路进行优化,大幅缩减验收时间,此前完整的工程验收(含水电气)需要 159个工作日,实行多验合一后,力争将工程建设项目验收控制在20 个工作日以内。

6.狠抓主题教育进一步增强政务服务系统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以党的建设统揽全局压实责任。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把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区市党委全会精神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必修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强化党员干部政治担当,组织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14次,专题学习研讨8场次。认真组织读书班及集中学习,编印《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材料汇编》《“放管服”政策材料汇编》500余份。开展专题研讨会43次、红色基因传承和典型选树、警示教育活动8场次、专题辅导2场次,局党组班子成员开展调研33次、讲党课14次,形成改革前沿调研报告8篇,查找问题68条,制定整改措施247条,整改率80%。扎实整改市委第八轮巡察反馈的7项10条问题,局党组制定整改措施124条,已整改落实90%以上。抓好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强十一严”要求,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2次,各支部组织专题学习50余场次,讲党课18场次,组织主题党日72场次。建设市民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开展“筑牢信仰之基、凝聚奋进之力”为主题“六个一”区域化“四重四联”党建活动。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制度,严格党组会、局务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对重大问题决策、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实施、大额资金使用均经会议讨论决定。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意识形态相关内容3次,各支部专题学习20余场次,讲党课12场次,组织全局103名党员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培训1场次。

二是党风廉政建设助力权力阳光运行。层层落实责任制局党组高度重视、研究部署工作,共召开4次党组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2019年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主要任务分工》,党组书记、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构建覆盖全面、逐级传导压力、层层抓好落实的责任体系。抓好纪律作风建设。组织开展“五查五树”纪律作风建设推进活动,并将该项活动延伸至县(市)区及驻厅各单位,深入查找和集中解决“牛、皮、虚”“生、冷、硬”“粗、躁、浮”“松、散、拖”“吃、卡、要”等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培树“务实担当”“亲民为民”“科学严谨”“阳光高效”“清正廉洁”的审批服务形象。活动中,党员干部职工共查找问题1998件,制定整改措施2670条,通过活动有效开展,锤炼“严、深、细、实”工作作风。抓好党规党纪警示教育。注重经常性开展党员干部党纪党规教育,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学习传达纪委典型案例通报8件,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5次,传达贯彻落实纪检监察会议及加强监督检查等通知精神6件次。抓好执纪监督。制定《银川市政务服务系统“好差评”工作实施方案》,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三前一后”,严格落实“五督查、三随机”“三查”机制,坚持通报曝光、追责问责,形成震慑,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先后组织暗访23次,对违反工作纪律和行为规范的104人次进行了经济处罚,约谈 3人,印发通报35期,问责3人,持续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7.狠抓专项整治,推进城市现代化治理。

一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根除行业乱象按照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安排,审批局坚持“有黑必扫,有恶必除,有乱必治,有伞必打”的工作方针,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市民大厅群众办事效率充分结合起来,加大政策宣传,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强化措施,重拳出击,整治市民大厅内存在的不法中介、虚假注册等乱象,深挖彻查案件线索,严厉打击虚假注册登记;结合我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十项集中整治行动方案工作要求,加强与行业监管部门的信息互通,进一步打造安全有序、阳光高效的办事环境。

二是文明城市创建窗口形象。认真贯彻落实银川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精神,印发了《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2019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银川市民大厅整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成立了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各进驻市民大厅单位参加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联席会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公益广告的投放密度,在市民大厅外围湖边、连廊、停车场等处新增63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宣传点。改造无障碍卫生间4个,更改各类名称标识标牌1453个,建设温馨雅静大厅,设立市民休息区,打造“书香银川·文化大厅”品牌,开展志愿者服务等工作。充分发挥机构改革后政务管理职能,加强对驻市民大厅各单位、市辖三区政务大厅创建整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先后召集驻市民大厅各单位、窗口、市辖三区审批服务局负责人召开了9次创城工作部署推进会,统一思想、明确标准、提出要求。向市创城办、文明办上报创城周报23期、创城信息23篇、创城月报4篇,印发《银川政务服务系统创建(整改)文明城市考核奖励办法》。

(三)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1.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一是“上热中温下冷”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个别部门政治站位不高,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不强,如永宁县、贺兰县、金凤区先后被自治区通报批评。二是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交流研讨、绩效考核等机制尚在完善之中,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工作合力还不够强。三是对标先进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经验,对标一流学习不够,研究不够。一些单位习惯按部就班,主动作为、主动整改、创新发展的意识还不够,抓整改、补短板、强弱项措施不力,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要求尚有差距。四是全社会尊商、重商、扶商、爱商氛围不浓。一些部门真心实意为企业服务、为项目服务,为企业争活力的热情和服务水平不够高,店小二、保姆式、一站式服务能力机制还有待加强。

2.放管服改革方面。一是在商事制度改革上。全程电子化、网办率不够高,多证联办的事项还不够多,市场准入准营减材料、减环节、减证明、减费用还有提升的空间。二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上。“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工作仍然滞后,制约项目审批提速,区域评工作整体滞后,除开发区、永宁县工业园区已经开展外,其他园区区域评整体滞后,在组织经费、推进机制上离区市要求的年底全面实现区域评差距甚远,区域评的成果尚未在投资企业中广泛运用;一体化联合验收的机制、措施尚未建立,19项工程验收耗费时间较长,依然是制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因素,距离“一口受理、统一确认、集中验收、限时办结”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审管互动方面。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手段还有待提升,尤其是“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力度不大。

3.政务服务方面。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杭州、衢州等先进地区和城市相比,智慧政务仍然是我市的最大短板弱项。目前,全市网上可办的事项仅有63%,掌上可办事项仅有11.9%,数据烟囱、信息孤岛尚未根本打破,全市审批事项数据库尚未建立,数据共享尚未完成,制约数字政务提档升级,i银川手机APP客户端上政务服务事项少,仅有57项,不足全市政务服务的4.4%,掌上办率较低。自助终端机操作界面复杂,自助办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全市的政务服务标准化尚未建立,尤其是县、乡、街道、社区政务服务缺人手、缺业务培训、缺规范化标准化服务,距离“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马上办”有较大的差距。

二、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全市审批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自治区十二届七次全会、银川市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以“推动发展高质量、推动治理现代化、推动城市国际化、推动生态园林化”“一高三化”为总揽,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掌上办事之城”为目标,勇做改革开放的急先锋、创新发展的排头兵,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做好表率,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为推动全市“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2020年,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工作总体思路是“3+3+5”:突出“3个重点”,即:深入推进“1230”第三轮审批改革、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和高标准办好2020年第十六届全国政务服务工作交流研讨会。推进“3项改革”,即:深化“放管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5项工程”,即:实施智慧政务升级工程、政务服务标准化工程、改革宣传推广工程、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党建品牌创建工程。

2020年,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工作总体目标是:

优化营商环境——《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2019—2020行动计划》150项改革任务落实率100%,持续位列全国一流阵营;18项评价指标中至少保持3项指标全国引领标杆。

“放管服”改革——《银川市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重点任务分工方案》(银政办发〔2019〕118号)确定的改革任务完成率达到95%以上。

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一日内办结达到95%以上,半日办结达到50%以上,3个小时内办结达到30%以上,多证联办率达到80%以上。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政府投资类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控制在70个工作日内;一般社会投资类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控制在50个工作日内,立项至获得施工许可时限控制在30个工作日内;区域评(园区)率达100%、“多验合一”率达到90%以上;项目应代必代率达60%以上。

政务服务——全市1277项审批服务事项(其中市民大厅987项),一次办率达到80%以上,就近办率达到70%以上,网上可办率达到95%以上(其中全程网办达到80%以上),掌上办率达到80%以上,部分高频事项“一证通办、一码通办”。全市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全面建成,贯标覆盖面达到80%以上。

(一)致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总体要求,按照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强机制。加快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商、评价评测、交流研讨、绩效考评、督查督办、信息发布、投诉举报、培训学习等8项制度落细落实落到位,以制度推进营商环境工作凝心聚力、齐抓共管再上新台阶。二是找差距。按照国办《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借鉴工作的通知》(国办函〔2019〕89号)要求,对标北京、上海、衢州、厦门等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在营商环境2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优化调整我市2020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整改责任。三是抓落实。针对18项评价指标,逐项明确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压紧压实责任,实行台账销号管理,定期督查、压茬推进。全面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宣讲,同时抓紧制定《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办法》,以法制化固化改革成果,强化部门、社会责任。四是优测评。科学谋划好2020年国家即将开展的年度优化营商环境评价,以及自治区组织的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建立专业的队伍,制定详细的方案,抽调精干的力量,确保评价工作继续引领走在一流。五是强督查。强化营商环境督查督办,力促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落细。营商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及9个工作专项组定期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三个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深化“放管服”改革任务分工实时进行督查,定期通报、压实责任、以督促改。

(二)以“1230”审批制度改革新标杆为牵引,推动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继续深化巩固“1230”审批制度改革成果,推进完善改革措施,并推广复制改革经验至县区。争取2020年,实现营业执照50分钟办结,企业开办3个小时完成的新速度;不动产登记平均控制在1日办结,二手房买卖“不见面办理”,抵押登记全程“零跑腿”;项目报批立项至施工许可30个工作日内办结,全流程控制在50个工作日内办结;70%以上的事项实现“零跑路”,使“1230”审批制度改革模式持续领跑全国。

(三)高标准办好2020年第十六届全国政务服务工作交流研讨会,推政务服务上水平上台阶。精心组织、策划制定筹办方案,总结凝练一批诸如“1230”改革、5“1”5“0”模式、一证通办、一码通办、智慧审批、掌上办事之城和无证明之城等靓丽的名片展示给全国,进一步提升我市“放管服”改革、“掌上办、真好办”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树立银川政务服务新品牌。进一步做好“四减一优一透明”(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限、减费用,优服务,增透明),提振信心、推动工作,为银川市改革持续走在前注入强大动力。

(四)深入推进三项改革,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1.深化放管服改革,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一是加大放权力度。贯彻落实好2019年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进一步激发市场各类主体活力;持续推行“减证便民”举措,依托信息共享和审批数据库,全面取消审批及便民服务证明事项,打造无证明之城。二是加强管的效果。继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信用监管,实施联合惩戒,放大信用监管效能。统筹推进重点监管、包容审慎监管和互联网+监管,无缝衔接做好审管互动,提高监管效率和效能,做好“放活”与“管好”文章。三是提升服的水平。以“五个为”“六办”为要求,统筹推进政务服务的标准化、简捷化、智慧化和人性化,加强对县(市)区及乡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体系建设,强化每月对驻厅单位、县(市)区及乡镇基层政务服务的业务指导、培训学习、督查督办、评比交流,形成国家、区、市、县四级联动的一体化政务服务新格局。

2.进一步放大商事制度改革红利。深入推进5“1”5“0”模式,在固化5个“1”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奋力攻坚5个“0”建设,不断增强企业的获得感、体验感和满意度。一是借鉴台州、衢州经验,建立商事审批数据库,全面取消商事登记的所有证明,实现商事登记零证明。二是借鉴台州、衢州经验,建立电子证照库,推进一证通办、一码通办,实现所有表单自动生成、自动填写。三是进一步扩充政银商事登记合作代办点,探索推行刻章免费,探索与银行开展实行免收开户费、管理费、转账费,探索与税务部门免费赠送税控设备,通过“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上门办”“免费邮”,实现办事群众零花费。四是借鉴学习深圳、合肥等先进城市智能审批经验,建设银川“智慧政务”数据银行,通过数据共享实时比对核验,自动做出审批决定,实现注册登记、部分准营事项秒批零用时。五是进一步升级“一网通办”和全程电子化,推进税务、刻章、开户、社保等数据的互通共用;优化网上办体验服务功能,全程网办率达到80%;扩展“i银川”智慧政务功能,实现企业登记“掌上办”;扩展24小时自助终端机企业开办功能,实现企业全天候不限时办理。

3.攻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硬骨头”。全面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工作,与市发改委、财政局、住建局紧密配合,科学谋划好2020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主动出击、靠前服务、事不过夜、创新思维、联审快办,确保项目快立项、快施工、快竣工、早达效,保障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恢复性增长。深入落实“四个统一”要求,再优流程、再简环节,实现政府投资类项目全流程时限在11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压缩至70个工作日,一般社会类投资项目全流程时限在7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压缩至50个工作日,固化一般社会类投资项目报批立项至施工许可30个工作日成果。一是切实落实《银川市企业投资项目代办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推动项目全程代办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年内企业投资项目应代必代率达到60%以上。二是全面推进落实区域评工作任务,按照应评尽评的原则,指导协调九大园区全面完成9项区域评估事项(各园区据实分类确定评估事项)全面完成,共享率实现100%,让企业在园区投资不再进行单项评估,切实减少项目报批环节、降低企业的费用,提升获得感。三是深入推进“多验合一”工作,实现19项竣工验收事项由串联验改为并联验,实现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全部采用一体式验收模式并压缩验收时限至20个工作日以内,形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新亮点。四是借鉴深圳、山西经验,探索取消施工图设计审查或改为备案承诺制,破解施工图审周期长的顽疾,实现建设项目报批再提速。五是扎实做好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征收工作。

(四)着力推进“五大工程”,推动银川审批模式实现新跨越。

1.实施智慧政务升级工程,全面打造“掌上办事之城”。 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契机,制定《银川市“一网通办、一证通办、一码通办、全城通办”全力打造“掌上办事之城”的实施方案》,整合线上线下服务,推进“五个一”(统一网络支撑、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印章、统一电子证照、统一数据共享),推进智慧政务项目的功能完善和提档升级。建立银川市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升级智慧政务的PC端、手机端和自助终端,确保线上线下办理融合发展一体化推进;按照“淘宝式”“傻瓜式”的模式,优化“i银川”智慧政务手机客户服务端服务事项、界面、场景、流程等,真正实现操作简便、简洁明了、好操作、易操作、点一点、事即办,增强群众“掌上办、网上办”的吸引力和体验感,实现市民大厅987项事项(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外)100%网上可办,80%全程网上通办,80%政务服务事项全程“掌上办”,部分高频事项“一证通办、一码通办”。

2.实施政务服务标准化工程,全面打造差别不求人的办事模式一是全面推广银川“掌上办、真好办”品牌,深入推进银川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细化相关工作方案,将全市政务服务主要工作及市民大厅承办的987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标准化范畴。并将标准化工作涵盖服务设施、服务事项、服务流程、服务规范、队伍建设、考核监督、内部管理、工作场所等多层级多方面,建成标准统一、运行高效、上下联动、服务一体的政务服务全方位标准化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政务服务“银川模式”。挂图作战,确保见效,争取3月底前完成银川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中期评估,6月底前通过国家验收。真正实现全市政务服务市、县(区)、乡全服务事项的流程一体化、材料一体化、规则一体化和环境规范化。实现标准化外再无审批、再无材料,切实杜绝办事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减轻办事群众的负担,深度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二是按照政务服务便利化总体要求,制定《全面推进全市政务服务工作上水平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全市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管理,建立政务服务“五个一”工作机制(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学习、一次交流研讨、一次督查、一次考评、一次互观互学),形成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生动局面。三是按照智慧化、精细化、人性化、便利化原则,对标先进地区,研究出台《进一步推进银川市政务服务大厅提档升级实施意见》,统筹推进全市1(市民大厅)+6(六个县市区政务服务大厅)+9(园区政务服务大厅)+X(零散的审批服务大厅)政务服务大厅的提档升级工作。启动“七个一”工程,即一个宣传片播放屏、一个窗口好差评评价系统、一个政策宣传区、一个办理事项公示栏、一个运行数据显示屏、一个标准导办台和一套标准化办事流程图,做精、做细、做优、做美全市政务服务软环境,全面提高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四是紧紧围绕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做好表率的总要求,制定《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先进单位、先进窗口、先进个人的表彰意见》,进一步激发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干部职工奋发有为激情干事的热情。

3.实施改革宣传推广工程,凝聚人心扩大成果。制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方案》,以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1230”审批制度改革为总揽,进一步凝练总结提升近几年全市在“放管服”改革、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的成果、成效、先进做法以及优化营商环境标杆成果。精心打造一批反映改革成果的专题宣传片、宣传册页、PPT、宣讲推介材料,形成银川市审批制度改革的宣传库,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以及微信、网络等新媒体向全国宣传我市先进改革成果和成绩,进一步凝聚全市的改革信心,提升我市影响力和知名度,放大改革红利,以宣传促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同时统筹推进、引导、组织各县(市)区、各园区及营商环境各成员单位制作先进典型的宣传片、宣传册页,全方位多角度的向全国全区宣传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

4.实施干部作风素质提升工程,打造改革创新的先锋队。紧扣十九大提出的增强干部的“八种本领”、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和好干部标准,紧紧围绕新时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形势、新趋势、新要求,按照银川政务服务“奋发有为、激情干事,勇作改革开放急先锋、创新发展排头兵”理念和优化营商环境“五好”理念,解放思想、更新知识、对标一流、追求卓越,全面推进干部职工的素质提升工程。坚持不懈强化党风廉政教育,切实整治干部精神不足不愿为、担当不足不敢为、能力不足不会为的“三不足三不为”,从根本上破解“疲牛虚”的问题。坚持不懈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格落实“双约谈”“绩效处罚”、点名道姓通报机制,强化督查,严格追责,确保权力安全运行。坚持不懈强化作风建设,深化“五查五树”纪律作风建设,做到真查真改真落实,深入推进改革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培树窗口良好形象。坚持不懈完善、运行好“好差评”评价体系,实现实时监控、实时监察、立行整改,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实体窗口和线上服务平台等各类政务服务渠道全覆盖,实现“好差评”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坚持不懈提升干部综合素养,着力营造全局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提升全局“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做出表率”的强烈进取意识和干事创业激情。实施“七个一”行动计划(即每月组织编印一册政策法规汇编,提升干部业务素养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每月组织编印一册综合材料,促进干部提升公文写作水平;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全面打造干部善读书、读好书、多学习、勤思考的学习型机关建设;每月干部购买一册好书,深化书香银川·文化大厅的品牌创建,培养干部悦读一生的良好习惯;每两月开展一次政策理论研讨,及时掌握改革动向、找准工作切入口;每两月组织一次优秀公文评比会,组织放管服、政务服务等5个公文写作专班,全面提升全局干部的公文材料综合材料写作水平,形成“我写作、我快乐”的机关良好作风;每季度每科室制作一个交流课件,促使科室间形成信息共享、经验互学、共同促进的传帮带氛围。

5.实施党建品牌创建工程,以党建促改革深化。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巩固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成果,使更多的整改成果运用到改革中,为各项改革增强新动能和新活力。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三强十一严”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打造以“四比一争当”(比服务意识、比服务态度、比服务效率、比服务满意度”,争当“最美微笑服务政务人)为主要内容的“政务新时代 改革急先锋”党建品牌,以党建为引领,助推“放管服”改革走在前、做表率。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党建工作季度考核督查制度,坚持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全面做好党的建设与助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融合、互促和推进,以党建凝聚人心、团结力量;以党建打造一支能干事、会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队伍;以党建增强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进一步凝聚激发全市政务服务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以党建全面助推各项改革纵深推进,释放改革红利,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以党建引领促改革、以改革创新抓党建的生动局面。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