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内容快速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部门文件
索 引 号: | 11640100317765618R/2025-00019 | 效力状态: | 有效 |
---|---|---|---|
发布机构: | 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5-01-20 |
责任部门: | 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 发布日期: | 2025-01-24 |
名 称: | 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 ||
『图文解读』 |
一图读懂: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措施 |
各相关部门、县(市)区、园区:
为全面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护航项目建设,切实提升项目审批便利度、经营主体活跃度和企业群众满意度,坚决打好打赢宜商银川攻坚战,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2025年1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十次全会、银川市委十五届十三次全会及区市两会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年,全力以赴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护航项目建设,切实提升项目审批便利度、经营主体活跃度和企业群众满意度,坚决打好打赢宜商银川攻坚战,为大力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提供坚实审批保障,提出以下措施。
一、优流程、增质效,着力提升项目审批便利度
(一)多措并举压减审批时限。推行水电气暖网“免申即办”改革。取消临时用电、临时用水、交通影响评价(除机场车站等人流密集公共服务项目外)、非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直接发包备案等4个审批(备案)事项。将企业项目备案与地名核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与环评、消防验收备案与人防竣工验收等4类事项实行并联审批,推动项目审批时限整体压减20%以上,力促项目早落地快开工。
(二)实行“豁免清单”扩面升级。将25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清单”扩充至35项,其中对老旧小区更新、河湖水环境治理、海绵工程等23个事项实行“免于办理”,对5G基站建设、环卫工人休息室、小区新增充电设施等12个事项实行“无需办理”。探索在更多项目审批领域推出一批“豁免清单”,让更多群众身边的“细枝末节”工程享受改革便利。
(三)优化项目全链条线上审批。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加快推广建筑单体“落图”和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应用,推进施工许可等高频审批事项无纸化报建。将取水许可、占地移树、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商品房预售许可等审批事项及专家评审、现场核验等特别程序纳入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办理,实现全环节自然日计时、全流程网上申办,杜绝“体外循环”。
(四)实现建设项目“掌上审批”。依托自治区工改系统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APP,升级打造“领导驾驶舱”。全面上线银川工程项目审批“码上通”微信小程序,推动项目申报、审图监管、中介超市、区域评估等功能广泛应用,逐步实现涉企政策“码”上查、要件流程“码”上知,审批进度“码”上督。
(五)全面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紧盯“三都五基地”及“两地五中心”建设,升级“项目管家+专家”服务,围绕绿电园区、阅海湾商务区闲置楼宇盘活等重点项目开展跨部门“圆桌会商”,“一企一策”化解历史遗留及疑难复杂问题。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审批督办机制,及时分析研判超期办件、重复申报、补正周期长等问题,对列入投资计划但未及时申请施工许可的项目单位发送“一对一”指导清单,助力全市审批服务提效、项目建设提速、投资效益提升。
二、强服务、降成本,着力提升经营主体活跃度
(六)提升企业线上登记便利度。完善建立登记审查要点知识全量库,上线企业开办智慧文书、申报助手功能应用,系统自动生成股东会决议、章程修正案等标准化文书,精准指导企业线上申报,解决企业登记注册填单慢、材料繁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线上登记规范化、便利化、智能化水平。
(七)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加快推动电子营业执照跨部门互通互认,在全区率先实现30个网办事项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试点推广“企业码”,在电子营业执照上汇集更多企业经营许可信息,持续丰富“企业码”获取和应用场景,推动企业从“亮照经营”向“亮码经营”转变,实现电子营业执照“一照准营”“一码通行”。
(八)助力经营主体降本增效减负。持续为银川市辖三区新登记企业提供邮寄、刻章、开户、复印等5项免费服务,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图审机构,为社会投资类房建项目免费提供施工图审查服务,大幅提升图审服务效率及质量,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发放车用气瓶电子标签补贴,切实降低货运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负担。
(九)支持经营主体转型升级发展。实施“经营主体升级直转”简易登记改革,深化“个转企”改革经验,支持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非公司经营主体“一步到位”转型为企业,助力企业拓展经营空间、扩大融资优势。拓面升级“经营范围自主公示”改革,深挖银川特色产品服务,再上线一批“专、精、特、新”自主公示条目,支持企业品牌化、差异化发展。支持连锁食品经营企业“多点经营”,以“一证多址”改革助力企业壮大发展规模。
(十)加强企业登记注册行为规范。全面深化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革,分批分期推动存量公司在3年过渡期内稳妥有序履行调整注册资本的法律义务。完善注册资本信息采集录入机制,强化登记注册数据监测分析,健全“僵尸公司”另册管理制度,依法防范和打击虚假登记注册行为,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三、办实事、惠民生,着力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
(十一)实现更多服务高效办成、一次办好。推动国务院、自治区及银川市“一件事”广泛应用,聚焦产业所需、企业所急、民生所盼,创新推出市政设施审批、既有设施充电建设项目、开办社区食堂、网约车驾驶员从业等20项“一件事”清单。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滚动建立“储备事项清单”和“潜力事项清单”,让“一件事”改革惠及更多企业群众。
(十二)推动高频事项全程网办、秒批秒办。探索引入“AI大语言模型”,打造事项申报、智能核验、全程帮办等智能化集成服务,实现95%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在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更多审批场景实行“无人工智能审批”,大幅提升审批效率,实现“秒批秒办”。
(十三)加强便民服务同城协办、跨区帮办。聚焦医保、社保、公积金等群众常办需求,梳理公布《高频便民服务事项清单》,打造市、县、乡、村四级一体化“银领办”帮办代办体系,推广“政务马甲”服务,实现90%以上高频便民服务同城协办、跨区帮办,解决群众办事“两头跑”问题。
(十四)实现政务服务周末可办、家门口办。持续延伸“15分钟政务服务圈”半径,在银川市、县(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常态化运行“周末不打烊”,动态调整服务事项,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群众需求。升级“数字政务门牌”功能,将市、县两级高频事项逐步纳入“门牌”,将政务服务从“窗口”送到群众“家门口”。
(十五)力促急难愁盼兜底能办、一站易办。树立“如我在办”服务理念,完善线上线下“办不成事”窗口“兜底”功能,对确需多部门联动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疑难问题,商请市政府督查室推动落实。依托解忧工作室、人民调解室、知识产权维权服务工作室打造“一厅三室”综合服务样板,为企业提供合并重组、虚假注册、知识产权等“不出厅”“一站式”解决方案,确保企业群众诉求高效有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