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市政府(办)文件>银政发

索 引 号:11640100010085810C/2024-00102 效力状态:有效
发布机构: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2024-02-05
责任部门: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4-02-08
名 称: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银川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银川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银川市人民政府
2024年2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银川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区市党委经济工作会议、“两会”工作安排,大力实施强首府战略,聚焦聚力“九九攻坚突破”,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主要目标

2024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需求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定扛起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首府使命,大力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扎实推进创新发展、生态建设、基层治理、城乡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示范引领”,聚焦聚力“九九攻坚突破”,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努力在全区各项事业中走在前、作表率。

2024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为(详见附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节能降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重点任务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致力于“强创新”,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提升创新能力水平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强化创新机制引领。健全科技创新效能目标考核体系,深化“揭榜挂帅”“滚动支持”“定向委托”等机制,发布“三新”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目录,实施“N型新型电池技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等重点产业科技创新项目30个以上,力争全社会R&D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探索建立“先赋权后转化”机制,推动重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以上。深化优化跨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和模式,加强与宁夏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大等区内外高校院所创新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实施东西部科技合作重大项目10个以上。二是强化企业创新赋能。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科技资源统筹服务平台作用,持续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孵化培育体系,加快贺兰山、六盘山等实验室建设,建立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名录库,支持建设“蓝宝石材料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科技创新平台30家以上,年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自治区瞪羚企业3家以上、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平台30家以上,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持续推进应用场景和创新产品互融互促,打造重大算力等应用场景10个以上。三是强化创新人才支撑。实施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硕博人才“四个倍增计划”,大力开展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培养选育工作,年内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500名,培育引进科技领军人才15名、科技创新团队30个以上,选聘“科技副总”30名。全面做好人才服务保障,设立人才创新创业风险补偿投资基金,加快推进专家服务基地和青年驿站建设。

(二)致力于“强实体”,全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提升经济发展能级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快工业集群化步伐。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围绕打造“三都五基地”,着力推动“三新”产业提规扩量,加快环欧35GW单晶硅片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80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占全市制造业比重达到60%以上;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实施天地奔牛减速机数字化车间等重点技改项目,提升轻工纺织、装备制造、生物发酵等传统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探索“改革试验点”新模式,出台《亩均效益评价实施办法》,深化闲置土地盘活处置,提升园区资源要素利用效率;着力推动新兴产业提前布局,全力谋划算力、氢能、下一代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和前沿技术建设应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进质量强市建设,不断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开展优质企业培育行动,建立企业分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力争培育产业“链主”和供应链“标杆”企业1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家、升规入库企业20家。二是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围绕打造现代服务业“两地五中心”,深入开展现代服务业扩容计划,制定出台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施智慧供应链产业园等服务业项目300个,扎实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等建设,高标准办好“西部数谷”算力产业等一批重大节会展会,加快构建“一山一河一城、一核两带全域”特色文旅格局,持续壮大现代物流、数字服务、文化旅游、会展博览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设计研发、技术服务、医疗健康等行业,力争社会物流总额增长10%以上,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15%以上,会展产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加快推进西夏区夜经济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新培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8个,新增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50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0%。三是推进数实融合化发展。全力打造算力之都,重点推进“智算”“智能”“智产”,加快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扩容提质,提速实施中建材数据中心、宁夏电信智算中心等项目,积极争取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银川节点,新建5G基站700处,培育垂直行业“双千兆”网络应用场景不少于5个。打造软硬件协同、算力供需匹配的智算产业发展生态,加快建设特色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开发一批集成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推动云服务商深化数字化转型服务,年内新增上云企业30家以上,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7个(家)。全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系统,着力培育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0家以上。大力推动同泰怡高性能服务器扩大产能,力促算能科技算力产业园、中科曙光智算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地,力争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1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8%。

(三)致力于“强动能”,全力服务融入国内大循环,在扩大市场有效需求上取得新突破。一是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坚持以高质量项目引领高质量投资、支撑高质量发展,实施“项目投资攻坚年”行动,坚持晾晒比促、督导调研、清单管理等机制,深化项目“五比”活动,组织开展集中开工、项目观摩等重大活动,力争全年完成投资量达到1000亿元左右。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出台管行业必须管项目工作方案,严格清理规范在建政府投资项目,严控新建政府投资项目,科学统筹下达市本级政府资金批次投入计划,确保不新增政府债务。全面做好新增国债项目实施,做实做精前期工作,确保6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实施项目谋划储备滚动计划,推动完成市、县两级项目库全面更新升级,确保全市在建和储备项目规模始终高于投资增长体量的25%。加力争取项目资金,确保“四争”到位资金增长10%。二是着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挖潜提质传统消费,抢抓节假日消费热点,多维度开展消费促进季等促销活动,不断提振大宗商品消费,夯实基础性消费;扩容提效夜间消费,进一步丰富凤凰幻城、漫葡小镇等沉浸式演艺业态,提升阅彩城、新华街等夜间消费集聚区品质,鼓励重点商圈餐饮场所延长营业时间,串联打造“夜游、夜娱、夜宵、夜购”精品线路和消费场景;培育壮大网络消费,加快培育“网红经济”、直播经济等业态,持续扩大银川优品网销规模。创新消费业态模式,全力推动“五官经济”、首店经济、共享经济、停留经济发展,年内引进知名品牌首店20家以上。三是着力强化有质效的招商。持续加大产业链招商,围绕“三都五基地”、“三新”产业、现代服务业、未来产业等方向,着力推动与链主企业建立产业招商联盟,成立链主企业招商服务团队,力促一批龙头企业和关键企业项目签约落地;持续强化行业推介招商,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力促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建立全市“提级服务项目库”,制定全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协议签订管理办法,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快对接、快签约、快落地,力争年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

(四)致力于“强活力”,全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激发释放发展潜能上取得新突破。一是系统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开展“六权”融合改革提升行动,提升一体化交易服务平台效用,搭建用水权市场化收储交易平台,深入推进排污权二级市场交易,在全区率先实现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推动森林碳汇成功交易,推动建设用地二级市场转让、出租、抵押交易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扎实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压减企业层级户数,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产业集团公司分类改革、分类监管,强化外部董事规范管理和履职考核,力争打造1家3A级平台公司。持续推动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农业农村、财政金融等领域改革。二是系统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加快融入陆海新通道,加快推进河东机场四期、银川经太原至郑州高铁建设,实施南线物流快速通道、临港产业园铁路专用线等工程。巩固银川天津港“一单制”铁海联运及中欧、泛亚铁路班列通道,提高口岸场所服务能力和供应链服务能力,推动单一通道经济向外贸、物流、加工、仓储、旅游等多元经济转变。推进中国(沙特)吉赞产业园建设,推动设立跨境电商联合运营中心、商品集散分拨仓、海外仓,不断提高综保区跨境电商业务规模。重塑卡班等跨境物流运输业务,探索“保税加工+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三是系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质量出台6.0版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扎实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试点,启动银川市一网通办二期(营商环境“驾驶舱”)建设,打造智慧政务多样化场景应用,实现系统互联互通、高频事项“全程网办”。持续优化提升为企服务环境,制定《银川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深化“五专一礼遇”服务模式,全面启动“政企通”平台二期建设,确保惠企政策“集中受理”“一口办理”。深化推进“拿地即开工”,简化审批流程和要件,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图纸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推进项目落地实施。争创“市场主体登记审查规范要点融合应用服务改革”“经营主体数据分析研究赋能高质量发展试点城市”2项国家级试点落地银川。

(五)致力于“强生态”,全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在加快建设美丽银川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多层次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加快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深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创建低碳园区、低碳企业4个(家),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探索新能源电力自发自用模式,扎实推进“绿电园区”试点和闽宁“绿电小镇”建设,年内创建自治区级以上绿色工厂2家。稳步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充电桩1000个以上。推动全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建设,力促更新纯电动出租车300辆以上。加快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力促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5%以上、50%以上。二是高水平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聚焦空气常新、人水和谐、全域无废,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扎实推进PM2.5与臭氧协同共治,积极推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4%以上;扎实推动黄河干流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分类整治,开展“污水零直排”园区试点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黄河银川段水质稳定在Ⅱ类进出,农村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全面建设“无废城市”,力促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持续提升,危废安全利用率稳定达到100%。三是全方位推进生态治理修复。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加快推动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项目有序实施,完成防沙治沙3.3万亩,治理荒漠化土地6万亩。实施城乡绿化美化提升工程,全年完成营造林4.1万亩,修复退化天然草原2.4万亩。一体化推进治山、治水、治污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力争水土保持率达到80.65%。实施湖泊保护修复整治工程,推动建设银川市七子连湖示范片区水环境提升等项目,完成湿地保护修复4.28万亩。办好“全国生态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活动。

(六)致力于“强融合”,全力促进区域协同联动,在推进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快建设和美乡村。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力促全市瓜菜种植面积稳定在63万亩,产量突破155万吨;奶牛养殖达到30万头,奶产量达到140万吨;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25.6万头、22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10万亩、7.8万吨以上。探索村集体经济联农带农新机制,力促80%以上行政村实现100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5%左右。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力争打造重点小城镇3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样板村6个,建设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12个,力促贺兰县争创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启动闽宁镇乡村振兴典范三年计划。二是加快提升城市内涵。接续实施交通疏堵6+N工程,重点实施正源街(黄河路宝湖路)优化提升工程等项目。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实施金凤区南部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二期雨水管道工程等海绵项目42个,完成金凤区中部、西夏区南部示范片区建设,力争全市40%的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内涝积水点基本消除。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改造“三类管网”50公里以上,新改造老旧小区70个、120万平方米、1.3万户。全力打造水清岸绿的高颜值城市,完成阅海湖环湖绿道西岸工程等项目,新建小微公园6个、新增绿地面积100公顷。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建立数字银川平台体系,建成城市运营管理服务平台。三是加快推进区域协同。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和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县(市)区评价体系,实施“小县优城”城市化提升行动,支持灵武市利用盐碱地建设海鲜养殖基地,支持贺兰县打造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和适水产业西北第一县。积极推动区域流域务实合作。制定产业转移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推进银川石嘴山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深化提升闽宁协作水平,在聚力打造闽宁产业园、建设闽宁镇基础上,拓展我市与厦门市等城市合作领域。强化与沿黄流域地区规划衔接、政策协调、产能合作、信息共享,深化与兰西、中原、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协同合作。

(七)致力于“强品质”,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满足市民美好期待上取得新突破。一是提效居民就业服务。强化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实施就业创业示范创建工程,切实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创业,鼓励支持灵活就业、新业态就业,建设新时代就业创业服务站、零工市场等服务平台,争创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3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以上。持续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亿元以上,鼓励和支持青年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自主创业。持续加大稳岗就业补贴力度,精准开展“1311”就业服务,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个性化援助和“一人一策”重点帮扶,稳定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二是提质社会事业发展。扩优提质各级各类教育,推进银川市第四十三中学、阅海湾高级中学等项目建设,新增学位1.8万个。深化产教融合,力争成功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深入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试点建设全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推进建设区域医疗中心,争创国家医疗应急重点城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加快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持续扩大普惠托育覆盖范围,建成03岁婴幼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力争每千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托位达到4.2个。深入实施文化惠民提标工程,举办“四送六进”文化惠民演出2000场次,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0个。精心举办全国登山健身大会等活动赛事,重点打造亚高原训练基地,争创体育消费活力城市。三是提标民生兜底保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异地就医结算率稳定在65%以上。加大特困供养、残疾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高龄低收入老人等困难群体救助力度,对有意愿入住的特困人员100%实现集中供养。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探索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600套。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能力,新增家庭养老床位1500张以上。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力争进入国家试点城市。实施平安银川建设行动,加强基层治理、人民信访、国防动员、未成年人保护等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八)致力于“强基底”,全力守牢安全底线红线,在护航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一是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持续强化“四督协同”机制,深入推进矿山、危化、建筑施工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化解和问题整治,切实增强安全生产风险防范能力,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持续下降,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7%。提升应急指挥实战化能力,规划应急避难场所41处,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积极推进智慧安全平台建设,实施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工程,建立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体系,不断提升全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二是稳定能源粮食供应。全力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高效运转煤电油气运供各项工作,持续释放先进煤炭产能,推动在产煤炭企业稳产增产,保持重点电厂燃烧存量达到国家要求;定期修订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有序用电方案,探索实施虚拟电厂,提升电力保供水平;积极争取上游供气企业额外气源,做好调峰价格疏导,稳定供应企业和民生用气。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严守191.8万亩耕地保护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6.88万亩,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稳定在121.4万亩、68.2万吨以上。三是抓实风险隐患防控。足额偿还到期政府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有效处置隐性债务存量,稳妥化解债务风险。落实国企“一揽子”债务化解方案,确保全市国企债务规模及风险总体可控。强化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及非法集资防范打击处置,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全力稳房市、防风险,扎实推进“三大工程”,试点推行现房销售模式,加强问题楼盘排查处置,持续做好“保交楼”及烂尾工程化解,杜绝新增烂尾逾期问题。

附件:银川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表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