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数据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部门文件

索 引 号:11640100MB19409856/2024-00217 效力状态:有效
发布机构:银川市数据局 成文日期:2024-12-31
责任部门:银川市数据局 发布日期:2024-12-31
名 称:关于印发《关于加大算力产业人才引育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关于印发《关于加大算力产业人才引育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党委组织部,各园区组织人才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强首府”和人才兴市战略,加快推进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支高质量人才队伍,市委人才局、市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关于加大算力产业人才引育的若干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银川市委人才工作局                                 银川市数据局

                                                       2024年12月30日

                    

                   关于加大算力产业人才引育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实施“强首府”和人才兴市战略,加快培育算力产业高质量人才队伍,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结合银川市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际,特制定如下措施。本措施适用于在银川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从事算力产业的独立法人单位和人才,具体包括算力、人工智能开发应用、数据服务、数字产品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相关产业

一、全力引进算力产业人才

(一)建立以薪定才补贴机制。企业从银川市外引进年薪20万以上(税前)的算力产业高端人才,在我市全职工作满1年后,按照企业支付薪酬的10%给予企业一次性引才补贴,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贴20万元。

(二)大力引进高级专家、企业技术总监(总工)。对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或拥有I类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技术总监(总工),实行绿色通道,直接评定为高精尖缺D类人才。设立算力产业人才智库,采取顾问咨询、技术入股、挂职兼职等方式柔性引进人才。

(三)鼓励算力产业企事业单位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享受每年2万元生活补贴、人才公寓等支持,出站留银博士享受高精尖缺D类人才政策待遇。

(四)全力引育青年人才。根据算力产业主管部门建立的企业引才直补名单,每年开设专项,对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近两年首次来宁在银缴纳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每月800元、1200元补贴,最长补贴2年。

二、大力培养算力产业人才

(五)加大算力产业人才培养支持倾斜力度。每年在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储备工程中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重点培养运维、算法和数据、软件开发工程师等算力产业人才。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的算力产业企业,可优先获得银川市科技、人才项目支持。

(六)建立职称补贴制度。支持企业员工考取算力产业领域职称证书,对新获得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资格证书、数字技术工程、网络安全工程等中级、高级职称证书且从事相关工作的,经算力产业主管部门认定,分别给予一次性3000元、6000元补贴。

(七)建立侧重需求引领的应用场景示范推广机制。设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项目库,鼓励行业部门、企业围绕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教育养老等领域定期发布应用场景开放清单和需求清单,每年评选一批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经算力产业主管部门推荐其1名核心成员可优先认定为高精尖缺人才。

三、加强算力产业人才平台建设

(八)支持建设创新平台。鼓励企业新建算力产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或创新平台,对科技创新能力强、创新成果多、人才密集的,经科技部门认定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特别重大的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

(九)打造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鼓励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建设算力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汇聚工程师人才资源、搭建企业交流共享平台、提升协同创新产出水平,给予最高100万元经费支持。

(十)建设优秀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将企业家数字素养培训、干部算力专题研修等列入培训计划。依托继续教育实训基地、人工智能培训机构、算力产业企业等建立优秀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培养人工智能训练师、数据标注师等,综合培训人数、培训质量、直接就业人数等因素给予最高50万元经费补助。

四、优化算力产业人才发展环境

(十一)开展算力产业企业人才引育评选。每两年遴选5家以上人才引育工作先进单位,分层次给予最高20万元经费支持。

(十二)做好重点企业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协助做好重点算力企业(含在银央企)主要经营管理人才、核心专业技术人才子女就近入学(园)服务,对在银无自有住房的可提供2年免租金人才公寓。

本措施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同一企业满足本政策多项支持条件可同时享受,与市级其他政策交叉重叠的,按照就高从优不重复的原则予以保障,涉及高精尖缺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储备人才相关经费按现有经费保障方式执行,其他所需经费由市本级相关资金保障。本措施由市委人才局、市数据局共同解释。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