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3月2日在银川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银川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赵旭辉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面对国内外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战和文明城市创建复牌复检大考,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发展快速回稳向好,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坚决贯彻疫情防控总要求,果断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做实做细“防控治保”各环节,全体市民守望相助、共护家园,共同筑起抗击疫情人民防线,未发生死亡病例、未发生医务人员感染、未发生社区传染。及时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0条等政策措施,新增减税降费81.94亿元,全力推动复工复产,力促消费回暖,将疫情影响降到了最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7.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1%和7.5%。
(二)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施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项目200多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195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5%。规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70%,5G基站基本实现市区和县城全覆盖,数字城市指数挺进全国50强。隆基年产15GW单晶硅棒和切片、石墨烯改性三元正极材料和导电浆料等项目建成投产,蒙牛乳制品生产基地、鑫晶盛年产3000吨工业蓝宝石晶体等项目落地建设。共享装备入选2020年“全国质量标杆”。高新区被认定为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三)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高质量完成全国城市设计试点任务。银西高铁全线通车,银川步入高铁时代。打通拓宽市政道路15条,新辟优化公交线路54条。年度棚改任务全面完成,改造老旧小区258个,253个老旧无物业小区实现规范化管理。新增停车泊位5.6万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获评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治理率分别达90.6%、93.4%。
(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西南部防洪排水、东部水系连通工程全面完成,收回河滩地约19万亩,完成国土绿化9.26万亩。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东热西送”二期建成投运,市区清洁供热比例达96.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2%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6%,主要入黄排水沟水质全部达标,黄河银川段水质保持Ⅱ类进Ⅱ类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成效位居全国前列。农业“三减”指标下降10%,全市土壤环境安全可控。
(五)改革开放活力不断释放。“放管服”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成为2020中国营商环境示范引领标杆城市,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经验被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国资国企、金融财税等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国际卡班银川首发,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海关监管区封关运营,成功举办国际智慧城市博览会。经开区被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苏银产业园东西协作成效显现。全市招商引资实体项目到位资金增长21.4%。
(六)民生保障得到全面加强。财政支出80%以上投向民生领域,10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最后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04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镇新增就业6.25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87%。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救助补贴2.73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1所,完成学前教育“5080”目标。率先在全国出台互联网诊疗服务规范,医疗联合体覆盖城乡。文化惠民深入人心。成功举办首届市民运动会。稳妥化解市本级政府债务50.87亿元,台账内民营中小企业无分歧账款全部清零。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局面不断巩固。扫黑除恶三年行动取得重大战果,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大幅下降,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顺利完成。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应急救援、地震、气象、统计、红十字、慈善、老龄、工会、青年、妇女儿童、助残、侨务、仲裁、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修身方可立业,守正才能致远。一年来,我们致力于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铭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矢志不渝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人大议案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复率均达100%。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4件,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15件。建立重大行政决策清单目录,取消调整行政职权事项104项。审批制度改革荣获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奖,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各位代表!回首2020年,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奋斗伴随艰辛。回顾“十三五”,我们更觉历程波澜壮阔、成就鼓舞人心,规划目标任务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
这五年,银川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6.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连续多年保持双位数增长,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近三倍。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30%。
这五年,三大攻坚战夺取新胜利。3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闽宁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贺兰山、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水、空气质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入选国家第三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中银绒业完成破产重整,丰友化工、尚东帝景等一批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置,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这五年,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488项重点改革任务深入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迭代升级,原创性推出一体化集成审批和“1230”审批模式,成为全国开办企业用时最短、不动产登记效率最高、项目审批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新增市场主体18.8万户。宝丰能源顺利上市。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引进国内500强企业25家,外贸朋友圈辐射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02亿元。
这五年,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增加36.48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提高至79.1%。新改扩建城市主次干道111条,新增市政道路165公里、农村道路723公里。建成美丽村庄122个、国家级特色小镇3个。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25%、40.84%、17.16平方米。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这五年,民生福祉实现新提升。累计投入民生保障资金126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分别增长6.9%、8.1%。建设公租房30.77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393个、棚户区278万平方米,30万群众住上了“暖心房”。“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走在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各位代表!五年发展,成之惟艰;五年耕耘,收获满满。这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鼎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团结奋斗、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驻银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及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银川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前进路上无坦途。后疫情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发展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增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少,新兴产业规模偏小,经济增速趋缓,与首府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不相匹配;二是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四基”存在弱项,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转型发展任务艰巨,与首府示范引领先行区建设的地位还不相匹配;三是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还不高,“马路拉链”、交通拥堵等问题群众意见较大,与首府对外窗口形象还不相匹配;四是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优质服务供给配置不均衡,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还不相匹配;五是营商环境还需优化,少数干部还存在作风不实、不善作为等现象,与自治区对首府“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做好表率”的要求还不相匹配。此外,还需要向大会及各位代表说明的是,受疫情影响,全市上下虽倍加努力,但去年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仍未能完成预定目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和改进,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和任务
各位代表!“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一高三化”目标的关键五年。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四年再次视察宁夏,明确提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重任,为全区改革发展高点定位、指向导航、擘画蓝图。银川作为自治区首府,全力以赴建设先行区是我们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必须牢记嘱托,凝心聚力,开拓奋进,以辉煌的业绩谱写银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为时代使命,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坚决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政治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三条生命线”,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快城市国际化、生态园林化、治理现代化进程,在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做好表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定位: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的发展定位;确立了发展高质量、治理现代化、城市国际化、生态园林化的“一高三化”取得重大成果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建设贺兰山生态廊道、黄河生态廊道、典农河—阅海生态廊道,首府功能核心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东部生态经济先导区“三廊三区”的功能布局;按照产业支撑经济、项目拉动投资、改革促进开放的思路,谋划部署了“十大行动”“六大工程”“七城联创”等重大任务,为银川高质量发展找准了定位、明确了坐标、划定了路线。到202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7.1%,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一)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出新路子。坚持创新核心地位,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强化产学研融通,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新型研发机构+龙头企业+产业园区”新机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进“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新增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50家。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主攻方向,提高特色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初步形成现代经济体系,示范引领北部绿色发展区建设。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产业间横向耦合、园区间协调联动,打造新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清洁能源等百亿级产业集群,经开区千亿级园区、高新区500亿级园区和苏银产业园、贺兰工业园、永宁工业园百亿级园区。做好服务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各项工作。
(二)坚定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城市国际化迈出新步伐。坚持胸怀大局、服务全局、开辟新局,对标国际城市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促进消费升级,扩大产业、基础配套、生态建设等领域投资,构建高质量标准体系、流通体系,提高供需平衡性适配性。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市。打造重大改革先行地和对外开放新前沿,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高标准建设市场体系,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打造“掌上办事之城”和“无证明之城”,营商环境便利度持续保持在全国一流行列。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产业分工,外贸进出口额大幅提升,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以上。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功能品质,提升服务水平和影响力。
(三)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生态园林化实现新进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家园,让银川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严守“三线一单”,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从生态、三产保护生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推进低碳化发展,制定碳排放达峰计划,降低碳排放强度。加强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动能源体系转型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万元GDP建设用地面积、用水量、煤炭消耗、电力消耗下降15%。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黄河银川段干流断面水质保持II类优,土壤污染风险有效防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巩固白芨滩防沙治沙成果,推进黄河滩区综合治理,加强湖泊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持续提升贺兰山生态修复整治效能,提高生态系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筑牢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加快生态园林化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16.68%,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5%、42.35%和17.25平方米,湿地保护率达到85%以上,形成山水相依、林水共生、园林相融的绿色生态空间,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四)坚定走新时代共同富裕发展道路,推动治理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进人民福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弘扬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坚持就业优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3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公平优质教育,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中上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坚决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生命线、维护政治安全生命线,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维护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城市安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创建全国平安建设优秀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坚持和发展新时代“塞上枫桥”经验,构建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银川。
各位代表!踏上新征程,奋斗正当时。只要我们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勠力奋斗,“十四五”宏伟蓝图就一定能实现!
三、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要着眼五年、立足当前,砥砺奋进、锐意进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见到新气象,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
主要预期目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0%、8.0%,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粮食产量保持总体稳定,节能降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在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着力在催生发展动能上添新力。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互融。力争年内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9%以上。
提升创新平台能级。推进“科创中国”和“百城百园”试点城市建设。财政R&D投入增长30%,引领撬动各类创新主体持续开展研发活动。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水平,有效发明专利增长12%以上。推进银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四院一中心”运行机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管理运行体制机制。支持国有公司联合区外大型国企、校企共建投资平台,以“科技+产业+投资平台”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和区外创新资源的有效对接。力争苏州、成都、上海、杭州等地飞地平台和离岸孵化器项目就地孵化200个、成果银川转化20个以上。
强化企业主体创新。深化科技项目组织管理、科研资金配置、产学研用协同等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开展高品质单晶硅制备过程提速、大型复杂铸件加工等关键技术揭榜攻关,实施高品质石墨烯制备工艺研究、枸杞高值化产品开发等30个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力成电气、伊品生物等企业组建创新平台或新型研发机构,围绕高原型配网开关设备、医用新材料开发等5个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创新。构建科技型企业“垂直孵化培育体系”,培育8个以上创新型示范企业、15个以上科技小巨人企业。力争年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0家以上、自治区科技型企业达到700家以上。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聚焦新材料、电子信息、葡萄酒等重点特色产业,开展“人才+产业”行动计划。筹划组建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建设银川智库。完善人才使用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加快推进海归小镇、高端人才社区建设,培养高精尖缺人才及优秀青年人才300名以上,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200名以上、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0个以上。
(二)实施产业集群培育行动,着力在推动工业强市上开新局。树牢“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鲜明导向,启动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补短板、锻长板、筑优势,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
推动实体经济恢复性增长。巩固提升“六稳”“六保”成果,做好减税降费、社保减免等政策衔接和调整,全年减税降费59亿元,减免电费5.2亿元左右,降低实体经济成本50.9亿元以上。建立领导干部担任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行动,育强排头兵,年内力争产值百亿元以上企业达到5家,50亿元以上达到5家,10亿元以上达到28家,1亿元以上达到125家;新增规上企业20家以上,培育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30家以上,努力形成“百家成长、千家培育”新局面。健全政银企联动机制,做大助企助贷基金规模,用好纾困基金、担保贴息贷款;探索发展供应链金融,鼓励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新增贷款超过300亿元,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快产业链布局分工、垂直整合、拉长延伸,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新材料产业围绕光伏硅、蓝宝石、大尺寸半导体硅片、高纯石墨、反渗透膜等领域,重点推进天通银厦蓝宝石三期、鑫晶盛工业蓝宝石加工、天津中环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智慧化工厂等项目建设,力促隆基3GW单晶电池、15GW单晶硅棒和15GW切片等项目年内投产达效,扩大光伏硅、蓝宝石产业规模,打造单晶硅棒、硅片生产基地和工业蓝宝石晶棒生产基地。力争年产值超2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围绕电子信息材料、智能终端、存储芯片和软件信息等领域,重点加快康佳银鑫汇智能电力产品研发、宁夏中泓电子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培育扶持华信智信息技术、希望信息等100家以上自治区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梯队企业。力争年产值达12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围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精密轴承、仪器仪表、电气开关和智能铸造等领域,重点推进卧龙变压器超高压研发中心改造等项目建设,创新中轴小镇智能化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东部智能终端产业转移聚集地和承接地。力争年产值达120亿元。清洁能源产业围绕光伏产业,形成拉棒、切片、电池片、组件等全产业链。推动再生能源、氢能源、风电、新型电池、储能等业态发展,重点推进兵沟200MW光伏发电、灵武韩家沟100MW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力争年产值达230亿元。绿色食品产业围绕产业化聚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高端化引领,重点加快加贝兰年产5万吨饮料及5万吨纯净水等项目建设,争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40个绿色食品名特优新产品品牌。力争年产值达120亿元。葡萄酒产业围绕放大产区优势、提升品牌价值、打造领军企业、推进集群发展,重点加快张骞葡萄郡、贺兰红酒庄二期、中国葡萄酒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3个项目建设,新建高标准葡萄园、改造提升低产园2.7万亩,新建续建酒庄5座,力争年葡萄酒原酒加工量达到5万吨、实现销售产值72亿元,综合产值达230亿元,加快打造葡萄酒之都。奶产业围绕良种繁育、品牌经营、利益联结、精深加工,加速向白土岗、月牙湖聚集,重点推进蒙牛西北奶业全产业链百亿集群、贺兰山牧业第二奶厂等项目建设,加强饲草料保障体系建设,打造一流优质奶源生产加工基地。力争综合产值达195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围绕挖掘价值、扩大合作、改善服务,推进“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全业融合发展,力争旅游接待总人数达1400万人次、总收入达95亿元,分别增长15%以上。枸杞产业围绕龙头强杞、科技兴杞、质量保杞、品牌立杞、文化活杞,重点推进沃福百瑞年产2万吨枸杞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做强做优“百瑞源”等品牌。力争综合产值突破70亿元。有计划推动花卉、长红枣、适水产业等特色农业品牌化提升,推动生命健康等产业规模化崛起,因地制宜发展滩羊和肉牛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振兴。实施结构、智能、绿色、技术改造,开展工业能效和对标提升行动,加速出清“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产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推进设备换芯、机器换人、生产换线、产品换代,开展100家企业智能制造诊断,建成凯晨电气等5个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10家上云标杆企业、自治区级机器换人试点示范项目1~3个,打造宁夏和瑞彩印等自治区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个;创建2家绿色工厂;完成30个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加快推动纺织、发酵、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以上。
推动园区集约化发展。启动实施新一轮园区改革,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明确园区产业定位,试点推行“工资总额+员工聘任”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园区高质量发展投资利益分享等机制,强化以亩产论英雄,激发园区干事活力。加速“腾笼换鸟”步伐,清理低效和闲置用地1300亩。突出主导产业,新上项目、新进企业一律“入园”,引导同类和上下游企业向专业园区集中。开展园区智能化改造,打造经开区、高新区、苏银产业园3个智慧园区。建立绿色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推进园区绿色化发展。成立服务专班支持宁东建设,助力全市经济发展。
(三)实施供需适配行动,着力在扩需求稳增长上育新机。推动供给需求两端发力,消费投资双轮驱动,持续巩固经济平稳恢复态势,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0%。
激发市场消费潜力。更好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持续增加中高端商品和体验式、个性化、高品质服务供给。引进麦当劳、言几又等品牌首店落户银川,加快建设砂之船奥特莱斯、建发悠阅城等商业综合体,支持正源街等核心商圈数字化改造,发展直播带货、在线服务等消费新业态,打造大阅城中街、怀远夜市等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培育壮大“购物+美食+旅游+休闲”一体化复合型消费链条。优化消费服务,开展社区蔬菜直销店智慧化改造和标准化建设,新建、改造提升直销店60个;办好欢乐购物季、汽车下乡、宁夏老字号商品展示展销等大众消费促进活动;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推进城乡生产和销售有效衔接;积极引导汽车、家用电器、油品等大块头消费,加快推动区域性聚集消费。
提升投资增长动力。坚持项目为王,充分发挥重大项目主引擎作用,实施首批项目695个,全年完成投资676亿元。完善首席服务官制度,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力争全市重点项目一季度开工率达到81%以上,二季度末努力实现100%开工,全年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达90%以上。优化调整投资结构,产业类项目数量、投资额度分别达到总项目的55%、60%以上。围绕“两新一重”、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公共卫生、生态治理等薄弱环节,做实项目库,促进项目梯次推进、接续跟进。加强与国家部委对接,主动与自治区厅局沟通,千方百计争资金、争项目、争政策、争示范,力争更多项目资金投向银川,年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用好用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产业基金,创新PPP模式,撬动社会投资。
凝聚招商引资合力。聚焦重点特色优势产业,修改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围绕产业链编制招商引资图谱,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开展专题招商、以商招商、跟踪招商、全民招商,各县(市)区谋划引进投资额不低于5亿元的高质量项目2个以上;各园区引进落地“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10个以上,加快打造主导产业集群;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园区共建、项目统筹的成本分担和财税利益分享机制,力争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00个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0%。
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加快实施“八个一批”化债方案,坚决遏制债务增量,全口径预算安排56.4亿元化解存量债务,确保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安排预算资金6亿元统筹支付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欠款。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通联资本、金控集团、绿创集团法人治理机制,加快科贷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市属国有企业专项审计,精准掌控和化解各类风险。综合运用法治化、市场化手段,规范金融行为、治理金融乱象,稳慎推进重点企业债务危机化解,持续开展非法集资、网络借贷等非法金融问题专项整治,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四)实施改革开放攻坚行动,着力在激发活力上拓新路。坚持以改革解难题、破困局,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化市与辖区事权划分改革,切实做到事权财权相匹配,调动各方积极性。持续深化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改革,完成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推动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全覆盖,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全面推行告知承诺、一业一证等改革,推动“跨省通办”。加快“市民云”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升政府管理数字化水平,实现“一网通办”,努力让审批速度更快、服务更优、满意度更高。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研究出台工业企业绩效评价办法。完成规上企业用地调查,探索多元化供地政策。建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整合各类交易平台,加强数据共享开放。落实户籍准入新政,完善人才流动政策。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用水权、排污权、山林权、土地权和碳排放权“五权”交易改革,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建立涉企检查罚款登记备案制度,增设优秀企业服务绿色通道,建立企业诉求直通渠道,推动企业审批“零障碍”、办事“零阻力”。进一步规范政商交往,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地方立法,对标国家测评体系,制定优化营商环境3.0版政策,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企业评价部门服务优劣制度,着力在提升企业开办、水电气报装、市场监管等方面便利度上下功夫,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全力配合自治区筹办第五届中阿博览会,办好跨境电商展、数字经济展、数字经济论坛。推进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铁路专用线和铁路开放场站建设,争取获批国家一类铁路口岸。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卡班常态化运行。启动实施银川航空物流港项目,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高水平建设中国(银川)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综保区“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直购、保税备货”四合一集约式监管中心,力争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5%。
(五)实施绿色转型发展行动,着力在改善生态环境上焕新颜。更大力度推进环境治理、减污降碳,描绘好美丽银川的生态画卷。
持续加强黄河保护治理。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坚持“四定”原则,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加强节水型载体建设,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000亩,主城区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实施黄河银川段航运建设二期工程,加快黄河银川段干流滩地综合整治修复、典农河水环境治理、银新干沟、第二排水沟综合治理、贺兰山东麓防洪体系完善等项目建设,打造水生态健康的“绿色水网”。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进第一批示范河湖项目建设,坚决清理整治河湖“四乱”,从严整治“挖湖造景”,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扎实开展生态系统修复。加快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步伐。持续开展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外围环境整治,完成11处矿山环境治理,实施套门沟矿区周围和宰牛沟矿山生态治理项目,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守护好贺兰山生态屏障。推行“林长制”,大力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未成林抚育及退化林改造工程,加强高速公路、铁路沿线等重要节点生态绿化和环境整治,完成营造林14.92万亩。加快实施阅海、宝湖等重点湿地保护修复项目,放大国际湿地城市品牌效应。建立沙产业研究院,推广白芨滩治沙成功经验,加强土地沙化区生态修复。
强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转办群众投诉件进行“回头看”,全面推进自治区党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接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瀛海天琛、赛马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保持“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更换600辆纯电动公交车,新建300个充电桩,加快推进一体化绿色交通建设;启动实施贺兰县集中供热工程,分批次推进近郊、农村无集中供热区清洁能源改造,强化柴油货车深度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5%。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加快第一再生水厂、第四污水处理厂配套再生水管网、苏银产业园再生水回用等项目建设,确保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确保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持续开展农业“三减”行动,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开展生态环境执法专项行动,持续保持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六)实施城乡融合促进行动,着力在改善人居环境上出新招。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精准把脉定位,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努力让城市更宜居、更温暖。
推动全域一体化布局。围绕“三廊三区”功能布局,高质量编制市、县、乡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各类自然资源要素配置,合理确定产业布局、城镇规模、空间结构和功能定位,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构建与人口经济、产业布局和资源环境相匹配的国土空间格局,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与生态融合、建筑与环境融合。加快编制综合交通、绿地系统、养老设施等专项规划。强化规划监督,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持规划的持续性。
加快现代基础设施建设。配合自治区推进包银高铁和银巴铁路建设,做好银川城市地下轨道交通、银川至太原高铁、银昆高速宁夏段、宁夏至华中特高压直流输电、河东国际机场改扩建配合实施工作,加快实施城市综合交通路网、水生态系统提升、“一山一河”生态安全屏障提升、新基建扩面提升等工程年度项目,完成宁夏电投清洁能源智慧供热、应急调峰储气设施等项目建设,试点推动“互联网+城乡供水”项目。
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启动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加强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加强城市建筑高度、风貌管控。新建续建市政道路28条,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完成75个老旧小区改造,开工建设6个棚户区,支持有条件的小区加装电梯。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推进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迁建动物园,建设6个小微公园。完善社区菜店、运动休闲、养老托幼等配套功能,打造“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探索经适房转为共有产权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施工统筹协调和科学管理,实行市政道路开挖承诺公示,对拖延工期的建设单位进行问责处理,对施工单位予以经济处罚和诚信罚分双重处理,切实减少“马路拉链”现象。持续实施“疏堵提畅”工程,开展主次干道通行情况可视化建设,优化智能信号管控系统,提升通行效率。开展片区停车治理,综合采取增加供给、错时停车、智能管理等举措,因地制宜解决停车难问题,新增泊位5000个以上。推行路长制、街长制管理模式,有效解决共享单车乱停放、背街小巷脏乱差等城市管理难题,规范农贸市场、临时摊位等经营。扩大垃圾分类覆盖面,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50%以上。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继续建设“四好农村路”,进一步提升水、电、气等设施服务能力,强化农村能源供给保障。加快光纤宽带提速升级,推动5G网络在工业园区、科研机构、居民小区、商务楼宇等场所重点部署,加快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底累计建成5G基站4000处,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进供销社“两个体系”建设,发展以乡镇为节点的城乡工农综合体,打造衔接城乡、联动工农的区域中心。
(七)实施现代乡村建设行动,着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启新程。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步伐,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力争农业增加值增长3.5%。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两类人口”风险消除比例达到100%。落实自治区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持续抓好产业、就业、社会融入3件大事。实施农业产业园、扶贫车间、扶贫农产品仓储物流销售等16个扶贫产业项目,持续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长8%以上。坚持和完善闽宁协作机制,支持月牙湖等移民安置区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脱贫致富示范区,努力把闽宁镇打造成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严守耕地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1.1万亩,总产量保持在68.6万吨以上。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提升育种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立“合格证+追溯码”等试点45个,新增“三品一标”和良好企业规范认证20个以上。发展智慧农业、定制农业、旅游农业等新业态,打造良田观光农业小镇、闽宁葡萄文化小镇、梧桐树稻香小镇、大新花卉小镇等特色农业小镇,建设一二三产融合核心示范区3—5个、示范村(点)10—20个。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尊重群众意愿,科学编制6个县(市)区乡村振兴规划和13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加大“空心村”治理,大力开展“百村万户”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善基础配套及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治理率、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50%、90%、99%以上。大力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力争建成8—10个自治区美丽乡村,打造1—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走好农村“三变”改革之路,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做好贺兰县宅基地改革国家级试点工作。巩固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抓好灵武市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试点。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提升行动,创建市级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各20家。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农村实用型人才3000人次,统筹就近务工、短期务工、季节性务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万人,工资性收入增长6.6%。鼓励支持各经营主体整合土地资源,引导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经营性净收入增长9.3%。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撂荒地,财产性净收入增长22.4%。落实粮食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转移性净收入增长0.6%。
(八)实施文化润市铸魂行动,着力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上谱新曲。延续城市文脉,精心保护文化遗产,持续丰富文化供给,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推进文化惠民利民。隆重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实施“四送六进·文化惠民”工程,开展送戏下乡、广场文艺演出等2000场次以上。办好市民文化艺术节、“全民阅读·书香银川”等文化活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特色化建设,加快银川文化园、职工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新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个,完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推进数字文化馆、智慧图书馆建设,继续办好互联网电影节,提升文化软实力。
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做好传承弘扬创新文章,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黄河题材文艺作品。推动黄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快黄河金岸、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打响“中国夜游名城”品牌。挖掘旅游项目和景区的文化内涵,支持西夏陵、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争创5A级景区,办好黄河、贺兰山文化旅游节,打造黄河沙漠、葡萄酒文化等特色体验之旅。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推进西夏陵申遗,水洞沟和贺兰山岩画申报国家文化地标。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深入推进体医、体教融合,推动健身运动和民族传统运动进学校,形成“一校一特色”体育发展格局。启动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加快银川文化园全民健身中心综合馆等项目建设,建成金凤全民健身中心,着力构建“10分钟健身圈”。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提升文明创建质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凝练挖掘“闽宁精神”,弘扬传承艰苦奋斗作风。编制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规划。突出常态精准创建,建好用好文明城市创建智慧管理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文明城市创建新模式。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完成志联阵地建设,组建银川市志愿服务学院。实施文明细胞创建工程,打造3~5个细胞创建特色品牌。实行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文明校园末位淘汰制。深入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九)实施民生保障提升行动,着力在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上展新为。加大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提质量,千方百计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
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大力开展技能护航重点产业行动,加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政策性移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培育创业实体3000个以上,创造新岗位6600个。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组建银川技师学院。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持续发展,集聚35家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服务企业用工1万人以上。积极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支持灵活就业,全年新增就业4.5万人以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障扩面提标,确保法定参保人群全覆盖。加快社会保险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落实医疗保险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实行工伤保险门诊医疗费即时结算。全面推行医疗保险按病组分值付费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大特殊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力度。抓好国家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工作,建成市爱心护理院、颐养老年托护中心,争取国家城乡联动普惠养老试点。
推进优质教育扩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持续实施京银教育合作“双优云桥”项目。启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实施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巩固提升学前教育“5080”成果,高标准完成贺兰县、金凤区学前教育评估验收。深化普通高中招生和育人方式改革,加快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加强特殊教育,规范民办教育。新建改扩建银川第三十六中学、西夏区第二十小学、五里湖畔幼儿园、高桥一期幼儿园等一批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36480个,重点解决好城市南部片区及部分村镇“入学难”,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加快健康银川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新建西夏区常春藤等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碧水蓝天社区医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开展综合医改工作,推进区域健康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银川市疾控中心应急处置与实验室能力提升改造项目,建成市中医院分院,启动建设区内首家耳鼻咽喉头颈专科医院,推进口腔医院“三甲”创建,加快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国家区域中心。加强生育服务、慢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今年,我们面向全体市民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遴选确定了10件民生实事,提交本次会议审议,我们将尽心竭力办实办好。
(十)实施社会治理强基行动,着力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筑新基。统筹发展和安全,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筑牢发展安全屏障。
加强基层治理。精准聚焦乡村、社区、宗教、校园、企业、社团治理6个重点领域,完善治理制度、提高治理能力、建成治理队伍,推动基层治理系统变革。加强乡村治理,开展乡村治理示范创建,推进乡村治理中心建设,创建一批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加强社区治理,推行“四优四提”城市党建引领,实现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全覆盖,引导居民参与自治事务。加强宗教治理,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巩固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治理成果,持续开展“五进”宗教场所活动,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加强校园治理,推进校园治理达标和示范县(校)创建工作,力争年底全部达标。加强企业治理,开展企业治理规范年行动,分行业、分规模、分性质评选奖励企业治理示范项目和示范企业,提升全市企业治理规范化建设水平。加强社团治理,深化社团登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完善社团组织退出机制,提升社团质量。
推进数字治理。丰富“城市大脑”功能,以“雪亮工程”为主体打造“视频一张网”,建成空间地理信息“一张图”,实现各类城市运行数据、视频等资源全市共建共享共用。推进市县两级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与综治中心融合建设,升级、推广使用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实现“一网统管”。完善“i银川”APP功能,推进“一网惠民”,力争用户达到80万以上。建成智慧小区900个以上,覆盖率超过50%。
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持之以恒加大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十进”细胞工程,培育2个国家级、20个自治区级、50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模范家庭,打造5个以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建设平安银川。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建立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推动“警格”“网格”深度融合。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城市安全,全面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和处置能力。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实施地产食品“一品一码”,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建设先行区示范市,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秉持人民政府为人民的理念,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牢记为政之魂,切实做到忠诚履职。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严格按规矩、按制度、按程序办事,做到有令必行、令行禁止、政令畅通、执行有力。深入开展市政府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的姿态开启新征程。
永葆为政之本,切实做到为民履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为己任,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履职本领。走好群众路线,常接地气,多沾泥土,完善12345市民热线、市长信箱、市级领导接访等机制,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一般性支出再压减10%以上,挤出更多资金为发展增添后劲、为民生雪中送炭。
把握为政之要,切实做到依法履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动政府法律顾问参与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凡“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向市委报请。科学实施“八五”普法,推动民法典实施。深化府院联动,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建议提案。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恪守为政之道,切实做到勤勉履职。大兴“马上就办、大抓落实”之风,深入一线开展大调研活动,摸清基本底数,把握基本政策,掌握基本规律。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持之以恒加强学习、锤炼本领,不断提升专业精神、专业能力。建立“四个清单”制度,挂图作战,销号推进,做到事事建账、时时理账、定期对账、年底交账。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面检视、靶向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为基层减负。
筑牢为政之基,切实做到干净履职。深入开展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加强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生态环境审计监督,用制度管住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好关键事。严格遵守党规党纪,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全面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实防线。
各位代表!实干托起梦想,奋斗成就未来。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做好表率,努力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美丽新宁夏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