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银川市商务局关于落实《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任务分工》进展情况的报告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市商务局 2021-12-17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2021年,银川市商务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聚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定位,对标对表先行区示范市、“一高三化”目标等重点任务,“扛起责任、紧盯目标、增创优势、守好底线、干在当下”为工作目标,不断促进消费升级优化消费服务,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实现商贸流通领域高质量发展。现将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2021年1-3季度,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6.52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与全年预期增长目标(8%)持平。1-10月份,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市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77.65亿元,同比增长7.2%。

2.外贸进出口总额趋稳向好2021年1-10月份,银川市(含综保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2.62亿元,同比增长57.70%,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58.42%。其中,出口64.61亿元,同比增长71.80%;进口18.01亿元,同比增长21.60%。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94亿元,同比增长50%。实际利用外资实现恢复性增长,对外投资持续下降。1-10月,银川市实际利用外资1.18亿美元,同比增长37.12%;对外投资863万美元,同比下降27.29%。

3.现代物流产业迅速回暖。前三季度,全市社会物流总额完成3193.04亿元,同比增长31.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升38.5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272.00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升14.0个百分点全市物流相关行业实现增加值141.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5%

二、牵头任务及推进情况

1.加快推动生活服务业多样化、高品质升级。一是培育壮大“购物+美食+旅游+休闲”一体化复合型消费链条实施方案已经提交市政府办,等待政府常务会研究。引导文化城凤凰里、大阅城主题街区等特色商业街推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支持漫浦小镇、枫林湾改造提升展现银川城市文化与特色,持续优化商业街区环境。二是协调指导建发现代城、新百B馆等门店开业稳定运行,引进言几又、寇莎名品等新品牌进驻,首店经济、首发效应形成消费聚集优势,培育新的增长极。三是协调指导砂之船奥特莱斯、建发悠阅城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有序建设。四是加快推进家政、回收等生活服务业发展。银川家政服务便民市场年底投入使用,年回收破碎40万吨废钢项目顺利投产,二手车交易全年预计突破80亿元。

2.加速推动业态创新发展。一是组织申报了国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项目,商务部正式批复银川市为试点城市。正在组织细化实施方案,逐年逐项落实推进。二是经过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公示并认定银川先后获评国家绿色交通货运示范城市、全国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试点城市、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全国服务标准化商贸流通专项试点等。三是推动餐饮行业创新发展。组织开展银川特色餐饮美食大赛活动,打造自治区级绿色餐饮企业6家。举办“杞聚宁夏·盛宴八方”宁夏枸杞宴席线上发布品鉴会,推动现代枸杞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浓厚氛围,在复合型消费链条构建及延展提升枸杞产业链、价值链方面探索了一些经验

3.精心组织消费促进活动有效提振商业信心。结合“全国消费促进月”“双品网购节”、自治区两晒一促(晒文旅﹒晒优品﹒促消费)等部署安排,组织开展银川欢乐购物季、激情之夏消费促进季等大众消费促进活动720余场次持续带动银川消费增长。一是持续落实汽车下乡政策,组织开展了汽车下乡交强险补贴活动,累计审核补助394辆,补贴金额30万元二是实施绿色智能家电以旧换新惠民工程家电以旧换新累计补贴120万元,实现易金额1056.98万,促进商场销售2422.6万,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认可。三是重视并推动县乡消费发展,认真督促县(市)区开展金凤飞舞乐活会、夜绽生活节、双品网购节、网红直播等主题鲜明的城乡结合,线上、线下融合的促消费活动,带动了县乡消费稳步增长。2021年银川“激情之夏”消费促进季期间,全市大型商场、超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等集合1000多个品牌商家,开展了11大类150余场次主题鲜明的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推出了电子礼券、打折让利、免费送货等优惠让利组合,有效激发了内需潜力,扩大了消费规模,促进了消费升级,推动了社会消费稳定增长。据统计,活动期间,银川市重点监测的25家大型商超企业实现销售额54.2亿元,同比增长22.8%,总体客流提升30%以上,活动效果显著,成果喜人。

4.加快现代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强项目培育力度。完成2021年现代物流项目评审工作,重点支持城乡配送体系,工业物流供应链建设,冷链物流体系等项目建设,完善现代物流体系。二是积极融入两个循环体系。前往防城港市、钦州市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前往阿拉善盟、乌海市,积极推介银川公铁物流园、银川综保区等园区,为银川货运班列进行宣传推介。三是协调自治区口岸办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加大口岸通道建设的资金投入,推动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铁路专用线等口岸配套设施建设。

5.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一是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7268万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促进外经贸发展政策,支持企业通过境内境外、线上线下重点展会开拓市场,对企业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进出口内陆运费、融资贴息、出口转内销等费用给予支持,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二是组织召开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工作座谈会,制定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支持政策,支持银川经开区、银川高新技术开发区、宁东能源基地三个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提升外贸发展水平、扩大进出口规模,进一步集聚稳定外贸发展动能。三是发挥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组织全市30余家重点外资企业参加全市外资企业座谈会,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外商投资服务水平,打造优良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中国(银川)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完成跨境电商综试区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建设,开展公共服务平台业务培训,提升综试区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召开两次跨境电商综试区领导小组会议,印发了银川跨境电商综试区2021年工作要点,拨付跨境电商发展专项资金1250万元,支持银川综保区、阅海湾中央商务区、银川公铁物流园、兴庆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快推进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培育跨境电商生态圈,提升我市跨境电商发展水平。组织举办中国(银川)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招商投资促进会暨亚马逊产业带专场主题活动、跨境电商孵化培训及创业沙龙等活动;在厦门举办跨境电商专题推介会,加强银川跨境电商综试区宣传,帮助企业对接优质资源,我市企业累计开展业务对接30余次。五是成功举办第五届中阿博览会跨境电商展及跨境电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达成签约项目12个,合同金额12.46亿元。六是开展重点外贸企业“订单+清单”监测统计工作,对全市60家进出口增长潜力好的企业订单及进出口情况进行月度跟踪,及时掌握企业外贸业务发展动态,为全市外贸发展做出科学研判。七是配合做好企业进口商品信息排查工作,加强境外疫情输入防范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推动传统商贸创新发展。一是鼓励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转变经营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地理信息等先进技术进行改造升级,增强体验式服务能力,形成实体市场与网络市场的组合效应。开展多样化的零售经营模式,积极促进体验式消费,加快商圈业态转型升级,置换更迭过时落后品牌,逐步形成以核心消费人群为主、业态簇集层叠的新兴商圈形态。支持传统商圈实施智慧化改造,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商圈”。鼓励传统百货店、大型体育场馆等改造为商业综合体、消费体验中心、健身休闲娱乐中心等多功能、综合性新兴消费载体。支持实体零售商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电子商务,强化电子商务购物渠道,优化购物流程,提升购物体验,打造多元化的盈利方式。引导实体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利用本地化优势资源,提供配货及送货上门等服务

2.推进新型业态发展。一是顺应商业变革和消费升级趋势,鼓励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直播经济,促进商旅文体等跨界融合,形成更多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二是支持发展连锁经营,鼓励一批龙头企业,通过联合、重组、控股等途径,整合资源,建立直营连锁网络,发展特许经营;积极引入新零售业态,深化与电商企业的融合发展,共同探索“线上+线下+物流”新零售模式。鼓励餐饮连锁企业建立城市中央厨房,打造“中央厨房+冷链配送+餐饮门店”产业链。三是推动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融合发展,支持商圈、商业综合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式消费活动,集聚商圈人气,培育消费新热点引导实体企业与电商平台深度合作,促进智能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等商业新模式发展。

3.繁荣城市夜间经济。一是充分发掘夜间消费资源,挖掘提升怀远夜市等体现城市活力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鼓励举办各类美食节、小吃节、啤酒节、餐饮嘉年华等活动,开展品牌餐饮评选,引导品牌餐饮企业延长营业时间,做大餐饮市场夜间消费规模。二是策划开展以文化、旅游、购物、餐饮等为主题的夏季、周末或节日精品夜市活动,推动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商场延长营业时间,引导连锁便利店企业在合理区域建设24小时便利店,联动夜间经济街区,培育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三是着力发展“时尚活力型、商旅文体融合发展型、便民服务型”夜间经济形态,丰富夜间服务业态,繁荣夜间消费体验,满足夜间消费需求,逐步提升银川市夜间经济消费品牌和影响力。

4.创新流通发展方式。实施物流降本增效工程支持冷链物流及“智慧物流”发展。完善我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发展“生鲜冷链宅配”、大宗工业品及百货家电等“互联网+物流配送”业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育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物流信息平台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物流平台经济,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实施陆海口岸畅联工程,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相关试点等专项资金。积极协调自治区口岸办、海关等部门,支持公铁物流港海关监管区和银川铁路口岸建设。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争取与天津市、阿拉山口市等地口岸部门签订战略合作,为企业通关争取优惠政策,推进“公铁、公铁海”等多式联运发展。持企业在国内外建立中转仓、海外仓、海外展示中心提升配送效率,加快推动中欧公铁快线新模式落地,建立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航空、铁路、公路多式联运物流体系。

5.加快推动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效益支持企业巩固传统贸易市场拓展“一带一路”国家新市场,拓展线上贸易渠道,降低企业进出口内陆物流费用,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升外资服务水平,扩大对外投资规模,扎实推动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以银川跨境电商综试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为抓手,支持银川综保区国际卡车班列常态化开行,加快推动银川公铁物流园“中欧公铁快线”项目落地落实,支持兴庆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建立海外仓,增强企业品牌出海竞争力。三是组织实施跨境电商综试区启蒙培训和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加强人才培训,营造浓厚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发展氛围,为综试区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快外贸转型基地建设,加大对银川经开区(新能源)、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羊绒制品)、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专业化工)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发展规划、品牌培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产业链配套体系,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及市场竞争力,放大产业集聚优势,为全市对外贸易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6.持续推进开放通道建设。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与重庆、钦州、防城港等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沿线城市和天津、青岛、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等地口岸的互动联系,努力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通道新格局。加大口岸通道建设资金投入,协调自治区口岸办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加快推动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铁路专用线和公铁物流港海关监管区建设,加快完善仓储、物流、运输等配套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仓储、集货、运输、支付、通关报检等全流程服务。

7.推动会展标准化建设。加强会展行业管理,规范会展活动举办。建立银川市会展业统计体系,完善基础统计数据,建立行业预判机制,形成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级”协调机制和行业分析研究工作机制,科学反映银川市会展行业发展趋势,强化行业指导。推动实施会议行业标准化工作。组织召开中国(银川)会展产业发展峰会,宣传推介会议行业标准化工作,知名会展企业,进一步提高全市会展业服务质量,促进产业合作,提升市场活力。加大品牌展会培育力度,支持银川文旅集团会展分公司积极引进培育品牌会展,办好2021银川首届和家家博会、首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2021(第14届)银川国际汽车博览会、2021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高峰论坛西部国际煤炭与高端能源产业博览会等展会,带动区域内家俱、服装、汽车等消费经济增长稳步提高消费能力,助推汽车、葡萄酒、能源产业经济发展。组织企业参加2021年(第七届)海南国际旅游美食博览会、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展会,借助国内展会拓展产品销路。配合组织银川市跨境电商推介会,考察深圳跨境电商企业,加快推进银川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